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 苏州园林教案(详细版)(2025秋).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 苏州园林教案详细版2025秋 初中语文 新人 教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第五 单元 20 苏州园林 教案 详细 2025
- 资源描述:
-
1、20 苏州园林【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思维能力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重点)审美创造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2.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了解苏州园林中的绘画原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多少处,尚无确切的统计,而现存园林犹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
2、林城市”。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苏州园林吗?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叶圣陶老先生一起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吧。(板书:苏州园林 叶圣陶)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苏州园林的地位、概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寻园林之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作者简介(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栏目)2.教师范读课文(1)朗读时要求学生辨明字音、词义。(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学生交流听读课文的感受,完成下面题目。课件出示:文章是从 的角度,抓住 ,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角度:A.建筑学 B.园林历史 C.导游 D.欣赏者特点:A.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B.有代表性的园林的特点预设 文章是从欣
3、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设计意图注重基础的训练,以黑板展示、屏幕显示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1)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预设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2段)(2)这一共同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前四个方面比较容易找到,后面三个要稍微归纳(第7、8、9段)。预设课件出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表现在七个方面: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主要方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 次要方面建筑的色彩美4.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预
4、设 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概括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影响。第二部分(29):从园林建筑的各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第一层(2):总说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整体特征。第二层(36):具体说明苏州园林四个“讲究”所体现的图画美。第三层(79):从角落、门窗、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5.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预设 从文章的结构来看,作者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介绍,而是采用了先总后分的逻辑顺序,先点出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及角落的构图美、门窗
5、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七个方面展开介绍。从说明顺序来看,全文是按照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整体概说到具体分说的顺序进行有条理地说明。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三、难点探究师: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文中找几例说明。(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预设 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3.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6、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6.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教师小结:1、2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说明苏州园林之美。3、4、5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6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其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中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7、。四、布置作业1.整理、掌握本课生字词、文学常识。2.依据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简析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深入研习课文,为下节课的顺利开展作准备。第2课时【课时目标】1.把握文章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2.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课后已经自主分析了本文的说明方法,这节课,我们将深入课文,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二、分析说明方法1.回忆说明方法的相关知识课件出示: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
8、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画图表等。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一些术语,以便学生运用术语准确表达。2.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具体实例中说明方法的作用。预设 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列数字:如“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用“一百多处”说明苏州园林数量很多,用“十多处”具体说明“我”到过的苏州园林的数量,清楚明晰。2.作比较: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897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