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课件:第三专题 第2课 六国论 (共18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课件:第三专题 第2课 六国论 共18张PPT 江苏省 丹阳市 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 必修 二苏教版 课件 第三 专题 18 PPT
- 资源描述:
-
1、六国论苏洵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叫嘉祐集。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号为“老苏”,与儿子苏轼、苏辙号为“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
2、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解题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时代背景(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2)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3)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
3、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读课文,掌握下面的重点字词六国互丧赂秦暴霜露抱薪救火邯郸殆尽胜负之数或未易量snglpxnhn dndishling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wiwi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分析第一二节:文章第一二节四句话的关系怎样?六国破灭,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亏(2)不赂者以赂者丧总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934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