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7.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2689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2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7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练习
    资源描述:

    1、练习7教案教材分析:练习7有5项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处处留心”包括两个部分。第1部分要求补上对联中的一个字,并说明补这个字的理由。让学生通过练习明白对联中的词语要词性相近,结构相似,而且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以激发学生揣摩对联的兴趣。第2部分是照样子对对子,根据例子对出下句。“读读背背”是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的一项练习,它包括两部分。第l部分有8个词语,分成4组。它们有相同的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第2部分是3副春联,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写好钢笔字”让学生描红和

    2、仿写3个上下结构的字,懂得“横在中部要伸长”的写字规律。“口语交际”是一项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学情分析:学生对对联不陌生,但对对子需要教师指导方法,激发学生揣摩对联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有压岁钱,他们不明白如何使用压岁钱才有意义,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目标:1.学生照样子对对子。2.学生熟记8个词语和描绘了祖国山河美丽景色的3副春联。3.学生描红和仿写3个上下结构的字,懂得“横在中部要伸长”的写字规律。4.激发学生揣摩对联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5.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生补上

    3、对联中的一个字,并说明补这个字的理由。2.学生照样子对对子。3.激发学生揣摩对联的兴趣。重点难点:补对联,对对子。教学准备:对联。教学流程:补充对联中的字照样子对对子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补上对联中的字1.师:吃过晚饭,爸爸带小芳到大街上去散步。有户人家门上贴着一副春联,上联是“风拂千条柳”,下联是“雨万朵花”。因为破损,第二个字看不清了。爸爸指着下联对小芳说:“你知道下联该补个什么字?”小芳想了想说:“该补个打字。”爸爸摇摇头说:“不好,不好,雨打万朵花,是不是有点太残酷了?”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并说说理由。看谁补得最好。2.学生思考,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将学生补的宇都写到黑板

    4、上,如浴、润、滴、抚、淋等。3.师:同学们补的这些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先把这些字分别放进联中读一读再好好地揣摩。(学生读联,推敲)4.学生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如:被雨淋湿的感觉一点儿也不好,花一定也不想让雨淋着,所以,“淋”字不太合适;“浴”字仅仅是停留在花的外部,所以也不太好;“滴”字显得力量大,花会痛的;“抚”字虽然好,但上下联都有fu这个音的字,显得重复了,没有音律美,“润”字应是最好,写出了雨的温柔,和“拂”(轻轻地吹)对应。二、照样子对对子1.师:下面我们对对子,该怎样对对子呢?来看看例子(出示例子:细雨对和风)(学生读例子)你发现该怎样对对子了吗?学生发现说:“雨”和“风”都是名

    5、词,都是自然现象,“细”和“和”都是形容词,“细雨”和“和风”的字数又相等。(教师引导归纳出对子的方法:逐字分析;字数相等)2.学生尝试对对子。3.学生交流。(对得好的学生,教师及时表扬,有误之处,及时纠正,可以让学生说为什么不恰当,也可以加以修改)桃红对(柳绿) 蓝天对(碧水绿地白云青山)地北对(天南) 古木参天对(新苗茁壮)山美水美春光美对(天新地新气象新)三、布置作业对对子。玉树对( ) 天蓝对( ) 铺设大道对( )珍禽对( ) 平湖对( ) 悲欢离合对( )板书设计:补对联 对对子教学反思:练习让学生动脑筋想对联,培养兴趣。教案点评:通过补对联的练习,激发学生对揣摩对联的兴趣。第二课

    6、时课时目标:1.学生熟记8个词语和描绘祖国山河美丽景色的3副春联。2.把3副春联读好,要读得抑扬顿挫,要读得优美动听。3.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进而对春联产生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熟记词语。难点:学习写对联。教学准备:对联。教学流程:学习词语做练习学习春联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学习8个词语1.学生自读8个词语,把成语读正确。(全班齐读,指名读)2.学生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词语的意思。(学生说得不当或不到位处教师加以点拨)春满人间: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欣欣向荣:欣欣,形容草木生机勃勃;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千帆竞发:许多船只争着出发前行,与“万马

    7、奔腾”意思相近,形容声势浩大。万马奔腾:仿佛无数匹马奔腾跳跃。形容声势浩大,进展迅速的壮丽景象。六畜兴旺:六畜指牛、马、羊、鸡、犬、豕。比喻养殖业兴旺发达。五谷丰登:五谷指稻、黍(小米)、稷(高粱)、麦、菽(豆),泛指农作物。形容收成好。亦作“五谷丰熟”。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人寿年丰:人享长寿,年成丰收。形容人民生活极其安乐、幸福。3.学生尝试运用词语。二、出示练习把词语填入句子中。1.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四季劳作的农民盼望的是( ),( )。2.各参赛代表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你追我赶,形成( )、( )之势。3.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4.远

    8、隔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广州,植物园里绿树红花一派( )的景象。5.今天,对联这一古老艺术,老树新发,呈现了( )的局面。(教师加以指导,学生齐读句子)练习答案:1.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2.万马奔腾 千帆竞发 3.国泰民安 4.春满人间 5.欣欣向荣三、学习3副春联1.(出示3副春联)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学生自读3副春联,要求把春联读正确,能读出节奏)2.(教师指名读)学生在读出节奏时,相机说说联中的对仗。3.学生想象3副春联描绘的景象,交流。(教师点拨:春晖:春天的太阳。神州:战国时人称中国为“赤县神

    9、州”,后用“神州”作中国的代称。丽日:明亮的太阳。和煦:温暖。)4.学生有感情地诵读3副春联,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优美和谐的韵律。四、布置作业试一试:把春满人间,千帆竞发、万马奔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寿年丰这7个词语填入下列对联中,再读一读。1.举国和谐( ),合家欢乐( )。2.( ),几经风雨几经浪,( ),一路凯歌一路春。3.( )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4.勤饲养( ),多积肥( )。【答案】举国和谐(国泰民安),合家欢乐(人寿年丰)。(千帆竞发),几经风雨几经浪,(万马奔腾),一路凯歌一路春。(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勤饲养(六畜兴旺),多积肥(五谷丰

    10、登)。板书设计:词语生活美好新气象教学反思:指引学生平时多积累词语,并丰富词语的运用。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描红和仿写3个上下结构的字,懂得“横在中部要伸长”的写字规律。2.做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写钢笔字。难点:口语交际。教学准备:字卡。教学流程: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写好钢笔宇1.师:今天我们要把“柔”、“奥”、“毕”这3个字写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上下结构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仔细观察这3个字,说出共同的特点:中间都有一长横。“横”在中部要伸长,整个字才美观)2.(教师范写3

    11、个字,边范写边提醒学生注意“横”在中部要伸长)3.学生先描红后写,教师指导评价。二、口语交际: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1.师: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它预示着去病、避邪、祈福等,是长者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同学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2.师: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听。3.师: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同学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4.学生上台讲述自己使用压岁钱的情况。说完后,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听、说、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在讨论中要如何说,如何倾听,如

    12、何发表自己的见解)5.师:讨论一下,你认为谁说得最清楚、明白。(学生评价)6.师:谁愿意再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得最有意义呢?7.师: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该用的l 地方。下面我们分小组交流,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的方式?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8.学生表演,师生共评。9.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把压岁钱花在“刀刃”上,真正用好压岁钱。三、作业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

    13、、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你应该如何用好压岁钱?写一写。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14、。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板书设计:用好压岁钱“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反思:采用讨论问题的方法,会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7.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268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中数学2.1.1曲线与方程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1.doc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中数学2.1.1曲线与方程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1.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精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精练).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突破训练).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豫北高三年级数学模拟考试理科 WORD版含解析.docx2023年豫北高三年级数学模拟考试理科 WORD版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模拟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新).docx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3.doc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3.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巩固).docx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WORD版缺答案.doc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WORD版缺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实用).docx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WORD版缺答案.doc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WORD版缺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夺分金卷).docx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2.doc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2.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docx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 WORD版缺答案.doc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 WORD版缺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docx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WORD版缺答案.doc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WORD版缺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b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b卷).docx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1.doc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1.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a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a卷).docx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 WORD版缺答案.doc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导学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 WORD版缺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名师推荐).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名师推荐).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