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课 桂林山水.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课 桂林山水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 资源描述:
-
1、第5课 桂林山水总目标要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桂、扩、伟、涉、燕、芙、蓉、载、倒、陆、溶、乳、玲”等13个生字,会写“桂、赏、桨、扩、伟、涉、骆、驼、笋、载、陆、径”12个生字,注意积累本课中优美的词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4自然段。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字勾画的桂林风景图。3、学习体会作者抓住特点从几个方面观察描述景物的方法。了解比喻、排比,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桂林山、水、洞“秀美、奇美、幽美”的特点,培养孩子投身自然
2、、热爱大自然优美风光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2个生字,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使用比喻、排比的写作手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桂、扩、伟、涉、燕、芙、蓉、载、倒、陆、溶、乳、玲”等13个生字,会写“桂、赏、桨、扩、伟、涉、骆、驼、笋、载、陆、径”12个生字,注意积累本课中优美的词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4自然段。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秀丽,是祖国锦绣山河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年都有众多的游人慕名而来,领略其旖旎风光。去过桂林的人都会用一句话赞叹,那就是“
3、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揭题:桂林山水,进入情境。理解“甲”字。甲就是第一的意思,中文字中的一种排序:甲乙丙丁,故甲为第一。自由读题。记住你是怎样读的。二、初读感知,读准读畅(一)读准生字读音,难写的生字在本儿上写12遍。 (二) 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三)大声地读通课文。读不准的生字和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词语写到黑板上教师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适当引导、评价、小结。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桂、赏、桨、扩、伟、涉、骆、驼、笋、载、陆、径”指名读。 “陆”,l(陆地 大陆) lu(陆元)指导书写“载”,横、竖、横、横
4、、撇折、竖、提、斜钩、撇、点(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并组词。小组评价。 四、再读课文 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 ,辅导有困难的学生介绍背诵新方法列提纲背诵。学习结果交流: (一)一起解决黑板上问题。 (二)说说你读懂了那些词语,掌握了哪些生字。(三)指名背诵愿意站起来背诵的站起来美美地背你最喜欢的小节。 (四) 说说你用了什么好办法背诵的? (五)选择一个小节根据课后的提纲进行背诵。(六)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说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七)再自由地读课题。五、拓展延伸1.畅所欲言: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桂林山水太美了,就像一幅画,有机会一定去亲身感受。生:我明白了为什么说
5、桂林山水甲天下了。生:又认识了很多生字。2.收集有关桂林山水文章,画画桂林山水,贴到学习园地。作业新设计: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1“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的意思是( )。2“丢盔弃甲”中的“甲”的意思是( )。A天下的第一位。B居第一位。C某些动物身上的硬壳。D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E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附答案:1.B。2.E。二、组词。赏( ) 瑕( ) 浆( )尝( ) 假( ) 桨( )峰( ) 绕( ) 绵( ) 漓( )锋( ) 烧( ) 棉( ) 璃( )峦( ) 彩( ) 栽( ) 恋( ) 采( ) 裁( ) 附答案: 赏(
6、欣赏) 瑕(目不暇接) 浆(泥浆)尝(品尝) 假(以假乱真) 桨(木浆)峰(山峰) 绕(环绕) 绵(连绵不绝) 漓(漓江)锋(锋利) 烧(烧火) 棉(棉花) 璃(玻璃)峦(山峦) 彩(色彩) 栽(栽树) 恋(恋人) 采(采摘) 裁(剪裁) 三、读课文,分类写词语。写出山的形状的词语:写出水的形状的词语:附答案:峰峦雄伟 连绵起伏 奇峰罗列 高耸入云 波澜壮阔 水光潋滟 川流不息 汹涌澎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字勾画的桂林风景图。3、学习体会作者抓住特点从几个方面观察描述景物的方法。了解比喻、排比,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4
7、.培养孩子投身自然、热爱大自然优美风光的思想感情。一、复习谈话导入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再次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二、感知桂林的山水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演示:“配乐欣赏”。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这是雪狮岭
8、,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三、深入分析,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一)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并和同学说说吗?生:静、清、绿板书:(静、清、绿)学生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 2.静。(1)请同学们来看插图
9、: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演示:“桂林的水”。(点击略缩图可放大)让同学们体会漓江不的静。(漓江的水多静啊,像不像一面镜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2)朗读指导:漓江的水多静啊,你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吗?朗读指导。(注意“真静啊”,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3)在多次指名读后齐背。 3.清。(1)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书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绍,同学们肯定觉得不够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吗?(2)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幅图片,演示“水中倒影”(在课件中把鼠标放在两幅图片的
10、中间,会出现详细的说明文字。通过这幅图片的欣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3)看了图片,同学们对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观的感受,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具体的数字吧?演示“对比图”: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漓江的水整整比黄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谓是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景色如画。(4)朗读指导: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来表现呢?(5)齐背。 4.绿。(1)“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2)演示:“半边渡”(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中,还有其它的图片,教师可根据需要展示,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个特点。)桂林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山上长满了绿色植物,山是绿的,把
11、水也映绿了,看,多绿的水,像不像无瑕的翡翠? 5.连读描写三特点句子。这是几个句子?一个还是三个?说明:这是一个句子,是一个排比句。指导练习排比句。6.本节小结、演示、连续欣赏。(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点击画面中间的动画。)(二)了解桂林的山。 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能否试着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2学生汇报交流。生:奇、秀、险板书:(奇、秀、险) 3.奇。 (1)齐读“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骆驼山”、“苹果山”、“雪狮岭”。(欣赏这些图片时,把鼠标放在图片的中间部分
12、,会有说明文字出现,如不想让学生看到, 请不要把鼠标放在中间。)语言补充:朝板山、九马画山、八仙过海、月亮山、孙悟空吃仙桃等等。 其实又岂止是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七个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2)指导朗读。 4.结合七幅图片,让学生理解山之“秀、险”。 5.连读三个特点的句子四、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1.教师接读:(这样的山.连绵的画卷)“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哪样的山、水?(围绕、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进这儿哪? 2.理解“连绵的画卷”。板书:连绵的画卷什么是“画卷”,“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演示:地
13、图。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绿带,盘绕在两岸万点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奇峰夹岸,青山浮水,碧水萦回,真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 3.齐读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5.再次 “配乐欣赏”:看看你有没有在“画中游”的感觉。五、欣赏桂林山水歌桂林的山水如诗如画,下面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首诗桂林山水歌,这是诗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样的。六、总结升华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岂止
14、在于桂林山水,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美丽山河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国是多美丽,我们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作业新设计:一、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1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的水是指什么样的水,这样的山是指什么样的山。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附答案:1.这样的山指的是山,这样的水指的是漓江。2.这句话把桂林山水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因。结尾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