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
- 资源描述:
-
1、课标分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面对这样一篇文言文,首先应引导学生关注“言”,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能够明确文意,为研读“文”做好准备。在内容解读部分,立足文本,让学生揣摩精彩的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鉴赏水平。同时,引领学生体味发言者的“志”背后的人文价值和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教材分析中国古代散文和诗歌欣赏第六单元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在于:感受作品的生活气息,欣赏作品笔墨省净的风格。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但简洁凝练,人物
2、形象也塑造得各具性格。因此,作品精炼传神的细节描写就值得欣赏品味,揣摩其丰富的内蕴。而文中师生问答的场景和学生当下每天都经历的课堂生活也有相似之处,能促使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引发思考和共鸣。同时,根据课标要求,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应当将对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的培养潜移默化地结合进对文本的理解和研读欣赏中。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实现知识能力、态度方法、情感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课教学设计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必修文言文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四、五两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之后,文言文实、虚词有了一定的积累。再结合课下注释,基本能读懂侍坐文意。因此讲课之前先安排学生
3、利用自习时间熟读文本,大致理解文句意思。本课有一部分词语的意义用法学生以前未曾接触,同时本课还有几个有代表性的多义实虚词,因此知识积累不能忽视。侍坐展示的“师生对话”这个生活场景与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有相似之处,学生比较有兴趣,但是理解却浮于表面,缺少对这篇言简义丰的经典作品的深入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审视两千多年前的仁人志士的人生追求,从中汲取有益于当代中学生成长的精神营养。 总之,这篇经典之作就好比一枚橄榄,学生要品其滋味享受艺术熏陶,汲取营养感悟人生哲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掌握“以”“与”“方”“如”等重要词语的意义用法,理解文意。
4、2.欣赏本文精彩的细节描写。3.认识子路、曾皙志向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教学方法:教师引领,学生诵读、思考、交流; 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中华文化有这样一副对联:东鲁_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请大家补出对联中的空白。对,“春风”。我们这篇侍坐还有一个标题就是沂水春风。沂水汤汤,春风骀荡,那一场关于理想的对话,千载而后,仍让我们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二)分角色朗读(三)掌握文言词语,翻译文句,理解文意: “夫子问志”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为,连词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用,做,动词3.翻译句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701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