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4 归去来兮辞并序 (2)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并序 2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教学 教案 第二 单元 归去来兮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二语文科导学案 编号:主编: 修改: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课题: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课型: 课时:2学时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会翻译课文,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一些文言句式。2过程和方法: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把握全文的结构以及思想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重点】1、把握全文的结构以及思想内容2、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难点】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课时安排】 2课时【知识
2、链接】1、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
3、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 2、写作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
4、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正文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3、文体知识:辞赋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
5、,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思辨拓展法【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学习目标】读准字音、掌握相关文言知识点。【自主学习】一、诵读课文1、一读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2、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
6、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3、三读 明白音乐美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读出语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A、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词如“ 惆怅”、“崎岖” ,叠韵词如“盘桓”、 “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对比荷塘月色)二、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
7、横” )(二)、词类活用: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2、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6、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7、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 )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事:将有事于西畴(指耕种的事 )从人事(指治人之事 )奔:载欣载奔(跑去 )情在骏奔(奔丧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8、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策:策扶老以流憩 (拄着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 执策而临之 (马鞭 ) 蒙故业,因遗策(计谋、规矩 ) 就:三径就荒 (将要 )金就砺则利(靠近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将 )三人行,必有我师(走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动 ) 是:觉今是而昨非 (正确 )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 )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01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