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2)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2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教学 教案 第四 单元 中国建筑 特征 WORD
- 资源描述:
-
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3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5.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借鉴。【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 法】自学、点拨、讨论【教 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教学
2、要点:学生结合课后习题与相关资料进行预习一、教师布置预习提纲1.理清文章思路,列出结构提纲2.预习课后习题3.把握说明方法和表达效果二、学生预习,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把握文章结构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一些重要观点3体会、分析并且借鉴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梁先生,戴着一副眼镜,温文尔雅,平静坦然。(多媒体显示图片)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资料) 梁思成(19011972),梁启超之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
3、校(六年预科,两年大学本科),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纽约联合国大厦等建筑的设计工作,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三、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写作思路(1)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2)指明学生口头回答(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第一部分(
4、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引论)第二部分(313段)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即:总体特征(3-5)结构特点(6-9)外观、装饰、颜色等(10-13)。第三部分(1417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第四部分(1820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3)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是以什么顺序展开说明的? 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由整体到局部,由主(结构)到次(装饰);作者按这样的说明顺序介绍中国建筑特征,原因在于这种顺序和人们对房屋的观察顺序是相同的。(4)作者着重说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03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