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民为贵 (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民为贵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社稷(j)大(d)夫粢(z)盛(chn)桀(ji)于传(zhun)有之纣(zhu)所恶(w)勿施走圹(kun)獭(t)为丛驱爵(qu)鹯(zhn)虽欲无王(wn)苟为不畜(x)载胥(x)及溺(n)谆谆(zhn)然舜相(xin)尧三年之丧(sn)朝觐(jn)讼(sn)狱讴(u)歌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为丛驱爵者,鹯也(“爵”,通“雀”)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贼(2)得(3)置(4)道(5)而(6)与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牺牲既成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2)夫然后之中国然后古义:
2、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中国古义:古人称中原地区为中国,这里指国都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名词用作动词,成就王业)(2)其何能淑(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结果)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判断句)译文:给深水赶鱼来的是獭,给丛林赶鸟雀来的是鹯。(2)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状语后置)译文:舜到南河以南去躲避尧的儿子。(3)此之谓也。(宾语前置)译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整体感知本课所录五则选文均是围绕“民为贵”的思想来展开论述的。第一则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第二则提出了诛暴君不是臣
3、弑君的观点;第三则分析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原因;第四则以尧舜为例阐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第五则强调了“善教”的重要性。这五则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文脉梳理文本层析1.以“桀、纣之失天下”这则选文为例,认识比喻在论证中的作用。_【答案】这则选文中比喻采用较多,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把民心归附的情形巧妙地比作“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形象贴切,易于明白;用“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来形象地比喻“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把抽象的道理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比拟,形象生动。而“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则结合现实,说天下诸侯即使有成就
4、王业的愿望,也不过是如同患了病疾却无良药救治的病人,把大事化小,用日常生活现象比喻治国的大道理,简洁明确,让人易于接受。2.孟子的议论锋利痛快,试举例说明。_资*源%库_【答案】孟子的议论锋利痛快,他一摆出“民为贵”的道理,顿时使君王黯然失色。他回答齐宣王“臣弑其君,可乎”的问题,只拈出“仁”“义”二字,就剥除了天下国君所持的特权,使不仁不义的君王陷入可以被人民堂堂正正地诛杀的境地。他评论夏桀、商纣两大暴君因为失去民心而失去天下,突然间却直指现实,横扫天下诸侯,把他们视为只能给“好仁”之君驱民的桀、纣一流的人物,说他们即便有成就王业的愿望,也不过是患了病疾却得不到治病良药的病人。3.孟子是如何
5、处处体现他的民本思想的?_【答案】孟子在“民为贵”一则中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国君危害国家,人民就可以推翻他。“齐宣王问曰”中孟子认为:天子贼害仁义,不过是独夫民贼而已,理应被诛灭。“桀、纣之失天下”一则中更明确地评论夏桀、商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与否取决于民心的向背,要想赢得民心,就要:民之所欲聚之,民之所恶勿施。这样,百姓归附有仁德的国君,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可阻挡。“万章曰”一则中,孟子归结了舜得天下的两个条件,最终仍然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仍然体现他的民本思想。“仁言不如仁声”一则中直接点明了对百姓实施教化的重要性得民心
6、。所选五段文字紧紧围绕民本思想阐述,值得细细体味。1.2.3.Z想要的东西。勿施:不要施加。尔也:如此而已。圹(kun):原野。爵:通“雀”。鹯(zhn):一种似鹞鹰的猛禽。仁:名词用作动词,施行仁政。无王(wn):不成就王业。畜:积聚。淑:善。胥:皆。此之谓也:倒装句,谓4.5.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B残贼之人谓之一夫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C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崩:指帝王死。D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仁言:好听的话。【解析】D项,仁言:宣扬仁的言论。资*源%库【答
7、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然后之中国B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资*源%库【解析】C项,终身:一辈子。A项,然后:这样以后/连词,接着某种动作之后。B项,然而:两个词,这样,却/连词,表转折,可是。D项,中国:中原地区,文中指国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答案】C3下列句子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B贼义者谓之残C为丛驱爵者,鹯也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解析】C项,“爵”通“雀”。【答案】C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非人之所能为也B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58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