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二)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恶(w)乎长揠(y)苗苗则槁(o)矣丈夫之冠(un)畎(qun)亩胶鬲()行拂(f)乱其所为富贵不能淫(y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行有不慊于心(“慊”,通“惬”,快心,满意)(2)往送之门,戒之曰(“戒”,通“诫”,告诫)(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4)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助)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正(2)举(3)之(4)而(5)则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对其配偶的称呼(2)人恒过,然后能改古义
2、:这样以后、此后今义:连词,指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3)以直养而无害古义:不损害今义:没有害处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敢问夫子恶乎长(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2)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意动用法,把看成心外之物)(3)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加冠礼)(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淫、移、屈,均为使动用法,使扰乱、使改变、使屈服)(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劳、饿,均为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受劳累、使挨饿)(6)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过错)(7)所以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韧)(8)以其外之也(名词作动词,把看作心外之物)(9)贫贱不
3、能移(使动用法,使改变志向)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判断句)译文:以为集义养气没有用而放弃它的,是种庄稼而不锄草的人。(2)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被动句)译文:管仲从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且得到提拔,孙叔敖被从海边提拔出来,百里奚被从做买卖的场所提拔出来。(3)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定语后置)译文:有一个忧虑自己的禾苗不长而去拔苗的宋国人。(4)行有不慊于心。(状语后置)译文: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5)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译文:舜从田间劳动者中兴起。整体感知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
4、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坚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真正的大丈夫。并且告诫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希望;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要能够振作。处在磨难中的时候,要把磨难转变成提高自己的基石。在享受安乐生活的时候,要把握好自己,不丧失向上的斗志。文脉梳理文本层析1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答案】(1)直养无害,它是平时积累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正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2)配义与道,有这种浩然正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
5、磐石一样坚定。(3)集义无馁,指平时集义养气,不放弃,长时间坚持才可以。(4)勿正勿忘,勿助长也,指要做集义养气的事情,但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时刻记着它,但不要急于促使它成长。2.本课文第一、二两部分都运用了对话或问答的形式,有什么好处?【答案】孟子善辩,是为了推行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不可能强加于人,只能靠论辩。而增强论辩色彩便成了孟子文章追求的一大特色。采用对话或问答的形式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文章第一部分采用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对话的一种形式。先由公孙丑的一个问题引出:“夫子恶乎长?”孟子便借此发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样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容易解决人们的疑问
6、,更有针对性地揭示出问题的实质。第二部分用孟子与景春对话的形式,围绕什么是“大丈夫”的问题,在驳倒景春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有问有答,先破后立,更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3.请探究“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段的语言艺术。【答案】文章集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作者首先连用六个“于”、五个“举”字,来概括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紧接着使用了六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炼、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然后又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
7、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忧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种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1.2.3.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敢问夫子恶(表疑问,何)乎长以直养而无害,则塞(充满)于天地之间B行有不慊(怀恨、遗憾)于心,则馁(萎靡不振)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干枯)矣C宋人有闵(同情)其苗之不长而揠(拔起)之者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除草)苗者也D行拂(违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竟然)益其所不能丈夫之冠(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也,父命
8、之【解析】B项,“慊”,快心,满意。C项,“闵”,忧虑。D项,“曾”,同“增”。【答案】A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困于心,衡于虑B曾益其所不能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解析】A项,“衡”通“横”。B项,“曾”同“增”。C项,“慊”通“惬”。【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岂不诚大丈夫哉C所以动心忍性 D人恒过,然后能改【解析】A项,“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的配偶。C项,“动心”,古义是“使心受惊动”,今义指思想感情发生波动。D项,“然后”,古义是“这样以后”,今义是“接着”。【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
9、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人恒过,然后能改B饿其体肤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空乏其身【解析】A项,“过”,形容词作动词,犯错误;B项,“饿”,使受饿;D项,“空”,使受穷困。【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然则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解析】“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这样,代词。则:表已然,相当于“已经”,副词/与下句的“则”照应,表示并列关系。【答案】C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
10、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59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