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训练:提升练12 古代诗歌阅读 名句默写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训练:提升练12 古代诗歌阅读 名句默写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21 语文
- 资源描述:
-
1、提升练十二一、古代诗歌阅读(2020贵州省高三第二次大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 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注】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句写吴中健儿驾舞龙舟,水面飞驶竞渡的壮观场面。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B“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句,描写
2、姑娘们拾翠、游人们踏青,乐而忘返的情景。“芳洲”“秀野”使人想见郊野草木竞秀、春光明媚的诱人景色。C词的上片四句着重写人事,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的美好和游人的欢乐,以此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D“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句中“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解析】C项,“以此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错误,整首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出一个悠闲的耋耄老人所独有的心理状态,而非孤独寂寞。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句,以写景工绝著称,请简要赏析。答:(
3、示例)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动静结合。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令人玩味。寓情于景。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词人告别了白日的喧闹,回到了自家的庭院,可以享受一下月光下的静谧。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解析】解答本题时,需要准确把握景物特点,结合文本分析所用手法。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写热闹之后的静谧幽美的夜景,一动一静,互相对应,表现词人对动之美与静之美皆能欣赏的豁达情怀。“无影
4、”言杨花小而轻,实为突出庭院的寂静无声,动中有静,以动衬静。白日、夜晚的不同景象,寓情于景,表现出词人节日的快乐;对庭院夜景的描写表现出恬淡、清明的意境和词人闲适、平和的心境。二、名句名篇默写3(2020河南省名校高三3月线上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运用对比的手法集中表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而男子却怀有二心的诗句是:“_女也不爽_,_士贰其行_。”(2)劝学中用走路从反面设喻,来强调学习重在积累的句子是:“_(故)不积跬步_,_无以至千里_。”(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海内存知己_,_天涯若比邻_”两句,表达了彼此天各一方,但友谊长存的情怀。三、论述类文本阅读(20
5、20 高三查漏补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中华经典诗词内容广泛、意象精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千百年来,人们援引诗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中华经典诗词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毛泽东同志写长征,开篇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唐朝李白行路难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328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