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直面苦难主题单元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直面苦难主题单元设计 山东省 滕州市 高中 2012 2013 学年 语文 直面 苦难 主题 单元 设计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直面苦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直面苦难作者姓名韩开运所属单位山东省滕州第三中学联系地址山东省滕州第三中学语文组联系电话06322304081电子邮箱Tzsz2012邮政编码277514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课时(共7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
2、0-500)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的第三专题。本单元由“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组成,里面包含报任安书渔夫纪念刘和珍君论厄运直面苦难这些文章。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探讨的问题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第一板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第二板块进一步探讨“生存选择”问题,让学生在记念刘和珍君的具体文本情境中拓展深化认识,思考人生的选择。论厄运直面苦难两篇文章都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和哲理意味,充满人生智慧,可安排学生自读,教师对两文的观点和说理方式,适当点拨指导,然后对顺境展开探讨。对于学生来说,顺境和逆境是熟悉的话题,应该
3、抓住文本中内容,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认识得到深化。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生死价值观,感受他们的伟大人格。引导学生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2能具体分析司马迁“隐忍而活”、屈原“慷慨赴死”的原因。3通过记念刘和珍君的学习,对“生存选择”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深入学习问题探讨的方法。4能够分析刘和珍的形象,分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5引导学生理解论厄运直面苦难的主旨,直面人生中的厄运,培养健康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二、过程与方法:1以“生存与毁灭”为中心,构成问题情境,使学生产
4、生探讨愿望,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2能够分析鲁迅对刘和珍请愿做法和死义精神的评价,学会辩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在探讨中有所发现。3引导学生探讨两篇文章在观点上的异同,分析两篇文章在说理上的不同特点。4.推荐和指导阅读培根的论说文集和周国平的散文,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写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伟大”与“平庸”这个角度透视生死选择的精神价值。2、正确认识厄运、苦难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
5、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 思考司马迁 “隐忍而活”、
6、屈原“慷慨赴死”的原因,并说说对司马迁择生和屈原择死的评价。2 认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深刻启示。3 能分析论厄运直面苦难两文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阐述的侧重点有什么区别,并思考人在苦难中应该如何保持尊严。专题划分板块一: 生存选择 (4课时) 板块二: 真的猛士 ( 2课时)板块三: 苦难中的尊严 ( 1课时)专题一生存的选择所需课时4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报任安书、渔父两篇文章一长一短,一重一轻,在教学处理上应区别主次,突破重点。报任安书涉及比较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理解
7、有一定难度。对探讨的核心问题,应指导学生亲近文本,加深体会。教学中应该落实翻译任务,要求学生主动质疑,为探讨打好基础。其余部分可利用译文解读,便于腾出精力来探讨问题。渔父难度不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探讨不应局限于内容,对于表达特点的探讨也有助于理解司马迁和屈原的复杂心情。比如探讨报任安书中“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的表达特色,可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痛苦的经历和心理,从而感受他人生选择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又如渔父中寓言对话,就是痛苦的内心搏斗的外化,抓住表达上的这个特色,可以更好地感受屈原的人生追求。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能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生死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