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四册学案:11-4-2 平面与平面垂直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四册学案:11-4-2 平面与平面垂直 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 2020 2021 学年 数学 必修 第四 册学案 11 平面 垂直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11.4.2平面与平面垂直新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要求1.借助长方体,通过直观感知,了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关系,并归纳出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2.能运用直观感觉、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空间基本图形位置关系的命题.水平一1.能够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数学抽象)2.了解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推理)3.掌握一些基本命题的证明,并有条理地表述论证过程.(逻辑推理)水平二对于一些基本命题,能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表述论证过程,能
2、够通过举反例说明某些数学结论不成立.(逻辑推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导思1.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怎样定义的?怎么求二面角的大小?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什么?3.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什么?1.二面角(1)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称为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称为二面角的面.(2)图示与记法图示记法二面角-l-或二面角P-AB-Q或二面角P-l-Q(3)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图示在二面角-l-的棱上任取一点O,以O为垂足,分别在半平面和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OA和OB,则射线OA和OB所成的角称为二面角的平面角(1)在二面角的定义中,根据“从一条直线出
3、发的两个半平面”,想一想,能否用运动的观点定义二面角?提示:二面角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半平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中,“棱l上”、“在半平面和内”、“垂直于棱”可以缺少一个吗?提示:这三条是构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实际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顶点必须在棱上,角的两边必须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角的两边必须都与棱垂直,这三个缺一不可.前两个要素决定了二面角的平面角在同一个平面内,第三个要素决定了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的唯一性和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棱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1)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两个平面与所成角的大小为90,则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记作.(2)画法:两个互
4、相垂直的平面通常把直立平面的竖边画成与水平平面的横边垂直.如图所示.(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符号表示图示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如果l,l,则(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符号表示图示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如果,=m,AO,AOm,则AO(1)由面面垂直的定义中“直二面角”可以想到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有什么关系?提示: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直角推出两个平面垂直,反之,由两个平面垂直也可以推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直角,即实现了线线垂直与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2)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中“l,l
5、”,可以想到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有什么关系?提示:可以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来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通常我们将其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因此证明面面垂直可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3)性质定理中若去掉在一个平面内即“AO”,定理是否成立?提示:不一定成立,如图,a,这时也有al,但a与不垂直.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1)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对于确定的二面角而言,平面角的大小与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有关.()(3)两个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一定垂直.()(4)如果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提示:(1).由二面角的定义:从一
6、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所以(1)不对,实质上它共有四个二面角.(2).对于确定的二面角而言,在其棱上任取两个不同的点,分别作这两个二面角的平面角,因为这两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边分别平行,且它们的方向相同,所以这两个角相等,即平面角的大小与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无关,只与二面角的张角大小有关,所以该命题错误.(3).不一定.只有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两平面交线的直线才能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如图所示,长方体中平面内有一条直线l垂直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m,但是平面与平面不垂直.2.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ADBC,BDAD,那么有()A.平面ABC平面ADCB.平面ABC平面AD
7、BC.平面ABC平面DBCD.平面ADC平面DBC【解析】选D.因为ADBC,ADBD,BCBD=B,所以AD平面BCD.又因为AD平面ADC,所以平面ADC平面DBC.3.(教材二次开发:例题改编)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2,CC1=,二面角C1-BD-C的大小为.【解析】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C1O.因为C1D=C1B,O为BD中点,所以C1OBD.因为ACBD,所以C1OC是二面角C1-BD-C的平面角,在RtC1CO中,C1C=,可以计算出C1O=2,所以sinC1OC=.所以C1OC=30.答案:30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类型一二面角的概念及大小的计算(
8、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典例】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是正方形的中心,PO底面ABCD,侧棱PA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求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思路导引】一方面借助侧棱PA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求底面边长和棱锥高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作出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并解直角三角形求正切值.【解析】取AD中点M,连接MO,PM,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OA=OD,所以OMAD,因为PO底面ABCD,所以POA=POD=90,所以POAPOD,所以PA=PD,所以PMAD,所以PMO是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
9、的平面角,因为PO底面ABCD,所以PAO是侧棱PA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所以tanPAO=,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则AO=a,所以PO=AOtanPAO=a=a,所以tanPMO=,所以PMO=60.故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是60.将本例的条件“侧棱PA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改为“底面边长为a,E是PC的中点.若二面角E-BD-C为30”,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解析】取OC的中点F,连接EF,OE,如图所示,因为E为PC的中点,所以EF为POC的中位线,所以EFPO,因为PO底面ABCD,所以EF底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EFBD,因为OF
10、BD,EFBD,OFEF=F,所以BD平面EOF,OE平面EOF,所以BDOE,所以EOF为二面角E-BD-C的平面角,所以EOF=30,因为OF=OC=AC=a,所以在RtEOF中,EF=OFtan 30=a,所以OP=2EF=a,故VP-ABCD=a2a=a3.1.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简称为“一作二证三求”.2.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方法一:(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个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如图所示,AOB为二面角-a-的平面角.方法二:(垂线法)过二面角的一个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过垂足作棱的垂线,连接该点与垂足,利用线面垂直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如图
11、所示,AFE为二面角A-BC-D的平面角.方法三:(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棱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产生交线,这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所示,AOB为二面角-l-的平面角.提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与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无关,通常可根据需要选择特殊点作平面角的顶点.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二面角B-A1C1-B1的正切值.【解析】取A1C1的中点O,连接B1O,BO.由题意知B1OA1C1,又BA1=BC1,O为A1C1的中点,所以BOA1C1,所以BOB1即是二面角B-A1C1-B1的平面角.因为BB1平面A1B1C1D1,OB1平面A1B
12、1C1D1,所以BB1OB1.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OB1=a,在RtBB1O中tanBOB1=.所以二面角B-A1C1-B1的正切值为.2.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SA平面ABC,DE垂直平分SC,且分别交AC,SC于点D,E,又SA=AB,SB=BC,求二面角E-BD-C的大小.【解析】因为E为SC的中点,且SB=BC,所以BESC.又DESC,BEDE=E,所以SC平面BDE,所以BDSC.又SA平面ABC,可得SABD,因为SCSA=S,所以BD平面SAC,从而BDAC,BDDE,所以EDC为二面角E-BD-C的平面角.设SA=AB=1,在ABC中,因为ABBC,所以SB=BC
13、=,AC=,所以SC=2.在RtSAC中,DCS=30,所以EDC=60,即二面角E-BD-C为60.【补偿训练】1.如图所示的二面角可记为()A.-lB.M-l-NC.l-M-ND.l-【解析】选B.根据二面角的记法规则可知B正确.2.如图,AC平面BCD,BDCD,AC=AD,求平面ABD与平面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解析】因为AC平面BCD,BD平面BCD,所以BDAC.又因为BDCD,ACCD=C,所以BD平面ACD.因为AD平面ACD,所以ADBD,所以ADC即为平面ABD与平面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在RtACD中,AC=AD,所以ADC=30.即平面ABD与平面BCD所成的
14、二面角的大小为30.类型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典例】1.经过平面外一点和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垂直的平面有.2.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为菱形,四边形BB1D1D是矩形,证明:平面BDD1B1平面A1C1CA.【思路导引】1.分这两点的连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讨论,得出不同的结论.2.依据题目条件,要证平面BDD1B1平面A1C1CA,只要证BD平面A1C1CA.【解析】1.设平面外的点为A,平面内的点为B,过点A作平面的垂线l,若点B恰为垂足,则所有过AB的平面均与垂直,此时有无数个平面与垂直;若点B不是垂足,则l与点B确定唯一一个平面与垂直.答案:1个或无
15、数个2.由于四边形BB1D1D是矩形,所以BDB1B.又A1AB1B,所以BDA1A.又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所以BDAC.因为ACA1A=A,所以BD平面A1C1CA.因为BD平面BDD1B1,所以平面BDD1B1平面A1C1CA.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两个常用方法(1)利用定义:证明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其判定的方法是:找出两相交平面的平面角;证明这个平面角是直角;根据定义,这两个相交平面互相垂直.(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要证面面垂直,只要证线面垂直.即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寻找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这是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步骤是:1.已知直线l
16、平面,则经过l且和垂直的平面()A.有一个B.有两个C.有无数个D.不存在【解析】选C.经过l的任一平面都和垂直.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证明】(1)因为D,E分别是AB,BC的中点,所以DEAC,又ACA1C1,所以DEA1C1,又因为A1C1平面A1C1F,且DE平面A1C1F,所以DE平面A1C1F.(2)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AA1平面A1B1C1,所以AA1A1C1.又因为A1C1A1B1,且AA
17、1A1B1=A1,AA1,A1B1平面AA1B1B,所以A1C1平面AA1B1B,所以A1C1B1D,又A1FB1D,A1FA1C1=A1,所以B1D平面A1C1F,又因为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补偿训练】1.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S中,已知BSC=90,BSA=CSA=60,又SA=SB=SC.求证:平面ABC平面SBC.【证明】方法一:(利用定义证明)因为BSA=CSA=60,SA=SB=SC,所以ASB和ASC是等边三角形,则有SA=SB=SC=AB=AC,令其值为a,则ABC和SBC为共底边BC的等腰三角形.取BC的中点D,如图所示,连接AD,SD,则A
18、DBC,SDBC,所以ADS为二面角A-BC-S的平面角.在RtBSC中,因为SB=SC=a,所以SD=a,BD=a.在RtABD中,AD=a,在ADS中,因为SD2+AD2=SA2,所以ADS=90,即二面角A-BC-S为直二面角,故平面ABC平面SBC.方法二:(利用判定定理)因为SA=SB=SC,且BSA=CSA=60,所以SA=AB=AC,所以点A在平面SBC上的射影为SBC的外心.因为SBC为直角三角形,所以点A在SBC上的射影D为斜边BC的中点,所以AD平面SBC.又因为AD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SBC.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a的菱形,PC平面ABCD,E是P
19、A的中点,求证:平面BDE平面ABCD.【证明】连接AC,设ACBD=O,连接OE.因为O为AC中点,E为PA的中点,所以EO是PAC的中位线,所以EOPC.因为PC平面ABCD,所以EO平面ABCD.又因为EO平面BDE,所以平面BDE平面ABCD.类型三面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应用(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典例】1.如图,在多边形PABCD中,ADBC,ABAD, PA=AB=AD=2BC,PAD=60,M是线段PD上的一点,且DM=2MP,若将PAD沿AD折起,得到几何体P-ABCD.(1)证明:PB平面AMC.(2)若BC=1,且平面PAD平面ABCD,求三棱锥P-ACM的体积.2.如图,在四
20、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1)求证:DC平面PAD.(2)求证:平面PAB平面PCD.【思路导引】1.(1)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2)一方面要注意由平面PAD平面ABCD推出BA平面PAD;另一方面要注意VP-ACM=VC-PAM.2.(1)依据平面PAD平面ABCD和ADDC证明;(2)转化为证明PA平面PCD.【解析】1.(1)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MO.因为ADBC,所以BCO DAO, 因为AD=2BC ,所以DO=2BO,因为DM=2MP , 所以PBMO,因为PB 平面AMC,MO平面AMC,所以PB 平面AMC.(2)
21、因为 平面 PAD平面ABCD,平面PAD 平面 ABCD=AD ,AB 平面ABCD, ABAD ,所以BA平面PAD.因为BCAD ,BC 平面PAD, AD 平面PAD,所以BC平面PAD,则三棱锥 C-PAM 的高等于点B到平面PAD的距离,即BA=2 ,因为SPAM=SPAD=APADsin60=,所以VP-ACM=VC-PAM=SPAMBA=.2.(1)因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ADDC,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且DC平面ABCD,所以DC平面PAD.(2)由(1)得DC平面PAD.又因为PA平面PAD,所以DCPA,又因为PAPD,DCPD=
22、D,所以PA平面PCD,又PA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CD.1.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一个意识和三个注意点(1)一个意识若所给题目中有面面垂直的条件,一般要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将其转化为线面垂直.(2)三个注意点:两个平面垂直,是前提条件;直线必须在其中一个平面内;直线必须垂直于它们的交线.2.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3)若ab,a,则b(a,b为直线,为平面);(4)若a,则a(a为直线,为平面).3.解决折叠问题的策略(1)抓住折叠前后的变量与不变量,一般情况下,在折线同侧的量,折叠前后不变,“跨过”折线的量,折叠前后可能会发
23、生变化,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2)在解题时仔细审视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几何特征的变化情况,注意相应的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线段的长度,角度的变化情况.如图,四棱锥V-ABCD的底面是矩形,侧面VAB底面ABCD,又VB平面VAD.求证:平面VBC平面VAC.【证明】因为平面VAB平面ABCD,且BCAB,平面VAB平面ABCD=AB,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VAB,又VA平面VAB,所以BCVA,又VB平面VAD,所以VBVA,又VBBC=B,所以VA平面VBC,因为VA平面VAC,所以平面VBC平面VAC.【补偿训练】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平面PAB平
24、面PBC.求证:BCAB.【证明】如图,在平面PAB内,作ADPB于点D.因为平面PAB平面PBC,且平面PAB平面PBC=PB,ADPB,AD平面PAB,所以AD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DBC.又因为P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PABC,又因为PAAD=A,所以BC平面PAB.又AB平面PAB,所以BCAB.备选类型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典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垂直,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N是PB的中点,过A,D,N三点的平面交PC于M,E为AD的中点.求证:(1)EN平面PDC;
25、(2)BC平面PEB;(3)平面PBC平面ADMN.【思路导引】(1)证明ENDM;(2)由ADBC可证AD平面PEB;(3)利用(2)可证PB平面ADMN.【证明】(1)因为ADBC,BC平面PBC,AD平面PBC,所以AD平面PBC.又因为平面ADMN平面PBC=MN,所以ADMN.又因为BCAD,所以MNBC.又因为N是PB的中点,所以点M为PC的中点.所以MNBC且MN=BC,又因为E为AD的中点,所以MNDE,且MN=DE.所以四边形DENM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NDM,且EN平面PDC,DM平面PDC.所以EN平面PDC.(2)因为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BAD=60,所以
26、BEAD.又因为侧面PAD是正三角形,且E为AD中点,所以PEAD,因为BEPE=E,所以AD平面PBE.又因为ADBC,所以BC平面PEB.(3)由(2)知AD平面PBE,又PB平面PBE,所以ADPB.又因为PA=AB,N为PB的中点,所以ANPB,且ANAD=A,所以PB平面ADMN.又因为PB平面PBC,所以平面PBC平面ADMN.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的解题策略(1)重视转化涉及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的解题关键是转化,即证面面垂直,转化为证线面垂直;证线面垂直转化为证线线垂直.(2)充分挖掘线面垂直关系解答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时,通常要先证出一个关键的线面垂直关系,由
27、此出发才能证出其他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关系,因此要注意线面垂直在解题过程中的枢纽作用.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AB,PABC,ABBC,AB=BC,D为线段AC的中点,E为线段PC上一点.(1)求证:PABD;(2)求证:平面BDE平面PAC.【证明】(1)因为PAAB,PABC,ABBC=B,所以PA平面ABC.又因为BD平面ABC,所以PABD.(2)因为AB=BC,D为AC的中点,所以BDAC.由(1)知,PABD,又ACPA=A,所以BD平面PAC.因为BD平面BDE,所以平面BDE平面PAC.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如果平面平面,那么平面内一定存在直线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098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