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届高三数学招生模拟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2020届高三数学招生模拟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 河南省 2020 届高三 数学 招生 模拟考试 试题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河南省2020届高三数学招生模拟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化简集合A,B,利用交并补运算得到结果.【详解】由题意易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并
2、、补的基本运算,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考查计算能力2.已知复数满足,则复平面内与复数对应的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求出z的坐标得答案【详解】由得,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是基础题3.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最小正周期为B. 的最大值为2C. 的图像关于轴对称D.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余弦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详解】f(x)sin
3、4xcos4xsin2xcos2xcos2x,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f(x)cos(2x)cos2xf(x),f(x)为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f(x)cos2x在,上单调递减,故f(x)cos2x在,上单调递增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对称性以及最值,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以及平方关系、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函数的性质与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古希腊雅典学派算学家欧道克萨斯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利用尺规作图可画出己知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具体方法如下:(l)取线段AB2,过点B作AB的垂线,并用圆规在垂线上截取BCAB,连接AC;(2)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C于
4、点D;(3)以A为圆心,以AD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则点E即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若在线段AB上随机取一点F,则使得BEAFAE的概率约为()(参考数据:2.236)A. 0.236B. 0.382C. 0.472D. 0.618【答案】A【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可得:AC,由图易得:0.764AF1.236,由几何概型可得概率约为 0.236【详解】由勾股定理可得:AC,由图可知:BCCD1,ADAE1.236,BE21.2360.764,则:0.764AF1.236,由几何概型可得:使得BEAFAE的概率约为=0.23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几何概型求概率的问题,属于基础
5、题5.已知等比数列中,有,数列是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且,则( )A. 26B. 52C. 78D. 104【答案】B【解析】【分析】设等比数列公比为q,利用等比性质可得,即,再结合,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0,解得4,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6.已知两条直线和平面,若,则是的(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分析】先判断与的真假,然后利用充要条件的定义,得到与的关系【详解】当时,若时,与的关系可能是,也可
6、能是,即不一定成立,故为假命题;若时,与的关系可能是,也可能是与异面,即不一定成立,故也为假命题;故是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断,求解的关键是先判断与的真假.7.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依题意,对a分a与a讨论,再解相应的不等式即可【详解】,或即或即的取值范围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突出考查分类讨论思想与方程思想的综合应用,属于中档题8.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问题转化为在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作出
7、可行域由斜率公式数形结合可得【详解】作出x,y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ABC,表示区域内的点与点(2,0)连线的斜率,联方程组可解得B(2,2),同理可得A(2,4),当直线经过点B时,M取最小值:,当直线经过点A时,M取最大值1则的取值范围:,1故选A【点睛】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标准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9.2019开封一模已知数列中,利用下面程序框图计算该数列的项时,若输出的是2,则判断框内的条件不
8、可能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程序框图为“当型“循环结构,判断框内为满足循环的条件,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知,该程序运行时计算A的值是以3为周期的函数,当程序运行后输出A2时求出满足题意的选项即可【详解】通过分析,本程序框图为“当型“循环结构,判断框内为满足循环的条件,循环前,A,n1;第1次循环,A121,n1+12;第2次循环,A1+12,n2+13;第3次循环,A1,n3+14;所以,程序运行时计算A的值是以3为周期的函数,当程序运行后输出A2时,n能被3整除,此时不满足循环条件分析选项中的条件,满足题意的C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流程图
9、,属于中档题. 解决程序框图问题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混淆处理框和输入框;(2) 注意区分程序框图是条件分支结构还是循环结构;(3) 注意区分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4) 处理循环结构的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控制循环次数;(5) 要注意各个框的顺序,(6)在给出程序框图求解输出结果的试题中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10.已知中,为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设,则的值为( )A. 2B. 1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由,得:点是的外心,由向量的投影的概念可得:,再代入运算,即可【详解】解:由,得:点是的外心,又外心是中垂线的交点,则有:
10、,即,又,所以,解得:,即,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外心是中垂线的交点,投影的概念,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属中档题.11.已知是双曲线上一点,且在轴上方,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直线的斜率为,的面积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3B. 2C. D.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P的纵坐标,通过直线的斜率,求出P的横坐标,然后求解a,c,然后求解双曲线的离心率即可【详解】P是双曲线1(a0,b0)上一点,且在x轴上方,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F1F2|12,c6,PF1F2的面积为24,可得P的纵坐标y为:,y4直线PF2的斜率为4,所以P的横坐标x满足:,解得x
11、5,则P(5,4),|PF1|13,|PF2|7,所以2a137,a3,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2故选B【点睛】求离心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1)求得的值,直接代入公式求解;(2)列出关于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然后根据,消去后转化成关于的方程(或不等式)求解12.已知A,B,C为球O的球面上的三个定点,P为球O的球面上的动点,记三棱锥p一ABC的体积为,三棱锥O一ABC的体积为,若的最大值为3,则球O的表面积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设的外接圆圆心为,其半径为,球的半径为,且,根据体积比求得,利用球的性质,得,再由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12、详解】由题意,设的外接圆圆心为,其半径为,球的半径为,且依题意可知,即,显然,故,又由,故,球的表面积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球的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球的性质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合理利用求得性质,求得球的半径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中国有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每一个人的出生年份对应了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中的一种现有十二生肖的吉祥物各一个,三位同学依次选一个作为礼物,甲同学喜欢牛和马,乙同学喜欢牛、狗和羊,丙同学哪个吉祥物都喜欢如果让三位同学选取的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