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7语言策略与技能突破练31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性考法(附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1890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适用于 高考 教材 2024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语言 策略 技能 突破 31 语言文字 运用 基础性 解析
    资源描述:

    1、突破练31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性考法(限时40分钟,赋分45分)A组对点小题1.下列选项中的“都”和文段“都是对刺绣的咏颂”中的“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随着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崛起。李白的“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白居易的“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都是对刺绣的咏颂。A.都十一点了,快睡觉吧。B.我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的?C.我们永远都会铭记这位伟大的文学家。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两个“名”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4分)荣利会滋生贪婪、荒诞,权势能隐藏愚弄、残忍,机巧会伴随虚伪、狡

    2、诈,陶渊明的“拙”,针对的恰是这些。这不是消极,而是智慧。当时世人眼中看来不明智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在陶渊明自己看来则是“欣然”“取拙”。因为不想委曲求全,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事,舍去的是如云烟的世人竞相追逐的功名利禄,成就的却是完满人格和千载身后名。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真诚。3.比喻义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词语由打比方而形成的固定的引申义。文中“照镜子”“卡脖子”就运用了比喻义,请你根据语境写出它们的比喻义。(4分)对于自立自强,钱学森先生曾形象地说,就是不能“追尾巴”“照镜子”,而是要独辟蹊径,开辟新领域和新方向。“追尾巴”,往往亦步亦趋,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照镜子”,常常东

    3、施效颦,被固定框架牢牢套住。摆脱路径依赖,需要增强创新自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西方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使得刚刚开始的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举步维艰。还有国外跨国公司放言,“中国人自己造不出大容量程控交换机”。面对压力,中国人抛开传统交换机架构,用造计算机的方法重新定义交换机。在“三流硬件、二流工艺”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流性能,仅用一年多时间就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万门程控交换机。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信心和决心,走自己的路,才能跳出“卡脖子”的困境。4.对文章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下面文段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双引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人家的草坪能踩

    4、,咱们的草坪为何只能干看着?”每到踏青时节,类似的疑问总会出现在网上。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理念铺路。此次住建部印发通知要求,开放用于游憩活动的草坪区域要根据植物生长周期和特性,推广地块轮换养护管理等制度,避免植被过度踩踏影响正常生长。鼓励各地拓展开放共享的绿地类型,增加绿色活动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设公园绿地,就是服务百姓,而不是做一个用来珍惜的“盆景”。B组综合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0分)劳动,是与大地肌肤相亲。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小心地触碰。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一

    5、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感觉羞愧。人不如稻?试试,再试试,果然就不烫脚了。把两只脚慢慢地伸入水田,忍住,再忍住,如一棵稻秧把根伸进大地深处。田泥包裹,温暖如春,血脉相通。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却不知道到底是在寻找什么。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我感觉自己和父亲、祖先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今天,我所滴

    6、下的每一滴汗水,与父亲的,与先人的,也是一个模样。5.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3分)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成“我举起耙,把口水唾在手心,握紧耙柄,用泥土搓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7.文中有两处动词的回环往复,请任选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20分)词语是造句成文的基础,词语的选择,不仅讲究用“对”,也追求用“好”;既要准确,也要生动,古人早就有“炼字”一说,作诗时需A,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时也非常注重遣词造

    7、句。从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手稿上,我们便B:文章的第二段共272字,鲁迅手稿上却有多达19处修改。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原稿:背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原稿:后身)喷出一阵(原稿:一股)烟雾。从文章的修改可见先生运笔之细致,遣词之严谨,可以说是用“好”词的典范。要用“好”词,就要仔细辨析词义,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把握其用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词义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如何把握多个词义之间的关联呢?我们可借助汉字结构,理清词义演变的线索,从而把握多个词义之间的关联,以“班”为例,“班”是

    8、个多义词,():一是“为了工作或学习等而编成的组织”,如“班级”;二是“指一天之内规定的工作或执勤时间”,如“上班”;三是“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是量词,如“最后一班飞机”。今天来看,这几个意义之间的关联已不甚清楚,此时借助“班”字的结构,则能够追本溯源,()。“班”是个会意字,金文写作,两块玉中间一把刀,表示用刀把玉分成两块,“班”的本义就是“分玉”,引申为“分开”之义,在古代,玉还是身份的象征,所以“班”不是简单地分玉,在分玉(给臣下)的同时还暗含着()。如“班序”就是指“按官爵排列的次序”。而“上班”最初表示“到你应该到的位置上去”,也就是“C”。后来,“上班”就发展为“每天按规

    9、定时间到工作地点去”之义。“班级”的“班”也是由“排列”之义产生而来的,即把一群人分开,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就组成了班级。8.请在文中横线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ABC9.请结合文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手稿的修改,任选两处简要分析鲁迅在遣词上的准确。(4分)1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1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到你应该到的位置上去”中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B.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C.这样你来他往地互相报复,仇恨就会越来越深。D.小明看到试卷

    10、上因粗心而丢的分,不禁埋怨自己:“你呀,真是太马虎了!”1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与解析突破练31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性考法1.D解析 文段中的“都”和D项中的“都”表示范围上的全部所有。A项的“都”表示“已经”。B项的“都”表示“甚至”,也可以看作是连都句的省略:连我都不知道。C项的“都”跟在“永远”后面,表示时间的延续。2.第一个“名”,指的是世俗之人所追求的虚浮的名声,含贬义。第二个“名”,指的是被历史和世人认可、赞美的高尚美好的名声,含褒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照镜子”在语境中指依赖别人成功的路径,

    11、比喻机械地搬用或模仿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卡脖子”多比喻抓住要害,致对方于死地;在语境中指西方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使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遭遇困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处标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此处直接引用游客的话,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为引出下文对观赏性和实用性草坪如何取舍服务。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此处给盆景加上双引号,并非指盆中栽着小巧的花草,并配着小树小山,如真风景一样的陈设品,而是强调公园绿地服务百姓的重要意义。(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5.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写出汗水不停地流淌,突出了劳作的艰辛。(答出“逗号”

    12、作用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6.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语句整齐匀称,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增强表现力;形象地展示了下地时的动作,真实再现了“我”在下地时试探、迟疑的心理。(或:“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表现了“我”不停劳作,又享受劳作的情形。)(举例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8.示例 A.字斟句酌B.可见一斑C.各就各位(每空1分)9.“脊梁”比“背脊”范围小,在语境中更为准确;“后窍”是“后身上的孔”,比单说“后身”范围小,更为准确;“一股”表数量,形容“烟雾”不准确,而“一阵”用于延续一段时间的事物或现象,形容“烟雾”更准确。(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0.常用的意义有三个把握几个意义之间的关联按身份地位排序之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1.C解析 文中的“你”和C项中的“你”都是泛指,其余选项中的“你”都是特指。12.“班级”的“班”也是由“排列”之义引申而来的,即把一群人分开,按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就组成了班级。(每改对一处2分,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7语言策略与技能突破练31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性考法(附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189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山东省滕州市2015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试题(一)(扫描版).doc山东省滕州市2015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试题(一)(扫描版).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盗草教案北师大版.doc山东省滕州市201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盗草教案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表达交流感悟亲情教案北师大版.doc山东省滕州市201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表达交流感悟亲情教案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5_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北师大版.doc山东省滕州市2015_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无答案.doc山东省滕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无答案.doc
  • 小学语文素材阅读训练14通用版.doc小学语文素材阅读训练14通用版.doc
  • 小学语文素材资料-趣味语文及答案_通用版.doc小学语文素材资料-趣味语文及答案_通用版.doc
  • 小学语文素材诗词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全国通用.doc小学语文素材诗词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全国通用.doc
  • 小学语文素材词句归类4_通用版.doc小学语文素材词句归类4_通用版.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无答案.doc山东省滕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无答案.doc
  • 小学语文素材汉语拼音2_通用版.doc小学语文素材汉语拼音2_通用版.doc
  • 小学语文素材总教材解读_苏教版.doc小学语文素材总教材解读_苏教版.doc
  • 小学语文素材写作指导5_通用版.doc小学语文素材写作指导5_通用版.doc
  • 小学语文素材写作指导1_通用版.doc小学语文素材写作指导1_通用版.doc
  • 小学语文素材《三字经》拼音版|通用版.doc小学语文素材《三字经》拼音版|通用版.doc
  • 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方法浅谈.doc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方法浅谈.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雷雨说课稿.doc小学语文第四册:雷雨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稿.doc小学语文第四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爱迪生救妈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第四册:爱迪生救妈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最大的“书”说课稿.doc小学语文第四册:最大的“书”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恐龙的灭绝说课稿.doc小学语文第四册:恐龙的灭绝说课稿.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无答案.doc山东省滕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无答案.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词语练习期末总复习.doc小学语文第四册词语练习期末总复习.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测试B卷最新推荐.doc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测试B卷最新推荐.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期末考试题分析.doc小学语文第四册期末考试题分析.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doc小学语文第四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期末考试卷答案.doc小学语文第四册期末考试卷答案.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狼和小羊-教学教案.doc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狼和小羊-教学教案.doc
  • 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doc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