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 宜春市 第三中学 2016 2017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第卷 阅读题甲 必答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4年网络流行语特征分析网络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场域被网民自发使用、高频出现、具有发酵功能并往往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2014年网络流行语与往年同比数量增多,网络自造词比重加大,与时政的关系减弱。20082013年网络流行语数量年均在10个左右,2014年数量激增为33个。2008年以来网络流行语中的网络自造词(指这一流行语发源于网络,包括网
2、络热点事件、自媒体等)比重呈现增加趋势,如2008年 “囧”“雷人”,2009年“杯具”,2012年“屌丝”等,但多数年份所占比重不大。2014年网络自造词占当年网络流行语比重达69.7%之高,其中贴吧、豆瓣、微博等自媒体生成类型占比最多,“女汉子”“也是醉了”等均在此列;除此之外,网络自造词来源还有:网游型(“不作死就不会死”等)、影视剧型(“也是蛮拼的”等)、社会热点事件型(“什么仇什么怨”等)。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网络流行语中来自社会尤其是时政事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如2008年时政类网络流行语有“打酱油” “做俯卧撑”等,2009年“躲猫猫”“被下岗”等,占比都较高,2013年时政类
3、网络流行语比重已下降到14.3%,2014年统计到的时政类网络流行语为零。这说明2008年至2012年,政治和民生是网络流行语中的重要议题,可见网民心态从调侃到针砭时弊的演变历程。 网络流行语由网民自传播进入“网民媒体”复合传播阶段,显示出网民影响社会的力量增大。往年,网络流行语被传统媒体和官方接受的频率较低。2010年,网络流行语“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度引发舆论热议;2012年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上出现网络流行语“屌丝”一词,但对此词持批判态度。2014年开始,传统媒体尤其是新闻门户网站大量吸收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被社会接纳的程度从这一词汇的网络热度与媒体热度的对比
4、可见,2014年12月“也是醉了”的网页数(网络热度)与网上新闻篇数(媒体热度)的比例为10:1;“有钱,任性”这一比例达到2:1;而“萌萌哒”比例甚至达到1:1,说明网络流行语的网民传播和媒体传播进入“同频共振”阶段,网络流行语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一般词汇序列。网络流行语反映社会生态变化。体现青少年群体卖萌心态的“萌”系流行语是我国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萌”系网络流行语盛行显示中国社会群体不断分化,年轻群体呈现排他性和返童性特质。尤其是近两年,返童化的“卖萌”词汇增多,如源自方言的网络流行语“肿么了”“你造吗”“酱紫”等,是青年网民试图用一种略显幼稚的语言风格塑造自身群体特质的表
5、征。青年群体正以一种相对隐匿的方式,构建出群体规范,主流话语权在青年群体这一话语权建构中极有可能被边缘化。负面时政事件引发的网络雷语大幅减少,说明网络舆论环境出现明显好转。2014年网络流行语多数来自网民原创,少数源自社会新闻事件但也多为娱乐化事件,如“什么仇什么怨”源自公交车上两位乘客的对话,“有钱,任性”源自一老人被骗仍坚持给骗子汇款的社会新闻,这两个社会新闻都不是负面时政事件。网络流行语中的负面时政因素减弱,显示舆情应对能力及网络舆论环境好转。正能量网络流行语增多,体现出社会认同度上升。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走向世界,显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速。一些中国网络流行语被西方翻译并成为其固定词汇。美
6、国俚语词典2014年4月新建的词条中新增了 “no zuo no die(不作就不会死) ”“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 ”等。 (人民网 网络传播杂志 2015年2月号 有删改)1.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流行语,是指被网民自发使用、高频出现、具有发酵功能并往往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B.2008年至2014年,网民心态经历了从调侃到针砭时弊再到“去时政”化的演变历程,表现出对时政关系的弱化。C.网络流行语中来自社会尤其是时政事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时政类网络流行语比重已下降了14.3%。D.网络流行语中的网络自造
7、词的来源,除了网络热点事件、自媒体外,还有网游、影视剧、社会热点事件等。2.根据原文第4段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年,由于网络流行语只有单一的网民自传播模式,因此网络流行语被传统媒体和官方接受的频率较低。B.网络流行语的网民传播和媒体传播进入 “同频共振”阶段,网络流行语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一般词汇序列。 C.网络流行语被社会接纳的程度从这一词汇的网络热度与媒体热度的对比可见,二者比例越大说明社会接纳程度越高。D.随着网民影响社会的力量增大,2014年以后,传统媒体尤其是新闻门户网站大量吸收网络流行语。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网络流行语反映社会生态变化
8、。“萌”系网络流行语盛行显示中国社会群体不断分化,年轻群体呈现排他性和返童性特质。B. 网络流行语中的负面时政因素减弱,显示舆情应对能力及网络舆论环境好转。正能量网络流行语增多,体现出社会认同度上升。C.青年群体正以一种相对隐匿的方式,构建出群体规范,主流话语权在青年群体这一话语权建构中正在被边缘化。D.一些中国网络流行语被西方翻译并成为其固定词汇,说明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正走向世界,显示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
9、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
10、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
11、:“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释:嘿,通“默” 敖:嘲笑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B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C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孽,
12、指品行邪恶的平民。庶,平民百姓,与“士”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 B圣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类拔萃的人。C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少好刑名,才堪大用。他年轻时喜欢法术之学,辅佐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他的奇才贤能,被公叔座看中并主动向魏惠王举荐。B商鞅机智过人,终遇明主。商鞅一直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他深知魏惠王无识人之智,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后来获得了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 C商鞅举措果敢,信念坚定。当秦孝公担心变更法度会受到天下非议而犹豫不决
13、时,他以高人之行、独知之虑的道理和圣人之举说服了秦孝公。 D商鞅力排众议,主张变法。他认为甘龙所说是世俗的说法,用史实劝谏秦孝公不能与因循守旧的人或拘泥于书本见闻的人共议变革。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5分)(2)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释】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
14、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画栏开处”用唐人李贺“画栏桂树悬秋香”诗意。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8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9.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6分)(三)名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千古名句是: , 。(3)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
15、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宅男 陈力娇家里有两台电脑,儿子一台,父亲一台。父亲的在南屋,儿子的在北屋。父子从不见面,从不交谈,所有的联络都通过电脑。父亲做好了饭,在QQ上写道,吃饭了。儿子回答,你先吃。父亲很听话,从不勉强,就先吃。吃过了,把儿子的一份放在桌上,上班去了。儿子听到门响,知道父亲出去了,就从屋里走出来。他先上卫生间,把一泡尿歪嘴壶一样抖了出去;之后他开始洗脸,洗脸只是胡乱抹两把;再之后他就坐在饭桌前有条不紊地用早餐。早餐很简单,就是一只蛋,一杯奶,
16、一块早点。这些都是用微波炉热过的,如果父亲不热,他是不会热的。他很懒,父亲放在桌上什么他吃什么,父亲不放的,他从不去寻找,哪怕那东西就在冰箱或锅里,伸手可及,他也决不去触碰。他吃过饭打开电视看一会儿体育新闻,看完遥控器一扔,就又回到自己的小屋。父亲每天都十一点回家,自妻子死后他为照顾儿子,都是早半小时回家。单位同事都知道他的儿子足不出户,一切交易在网上进行,去银行取钱在网上,交友在网上,买衣服在网上,就照顾他,给他别人没有的方便。他们说,是妻子的死对儿子有些刺激。但只有做父亲的心里明白,妻子没去世前,儿子也这样。父亲这天中午提着两条鲫鱼进屋,一进门换掉拖鞋就开始插电饭锅。父亲都是早上走之前就把
17、大米淘好,回来才插闸,然后做菜正赶趟。父亲做鱼好吃,葱花大料放好,还要放几根香菜,放几滴醋,还要放一撮糖。可是放糖时糖没有了,做鱼没有糖怎么行,父亲决定下楼去仓买(哈尔滨方言,即超市、小商店)买糖。父亲闭掉煤气灶去了仓买,走时父亲望了一眼儿子的房间。父亲由于走神儿,走时忘带钥匙了。他买完糖站在单元门跟前按门铃,可是不管他怎么按,门铃怎么响,儿子就是不给他开门,无奈他只有重回仓买给儿子打电话。家里的电话儿子不接,手机也不接,父亲站在柜台前好一顿发愣。最终他只有走了出来,直奔街头的网吧。儿子的QQ头像果然亮着,父亲写道,我忘记带钥匙了,我再按门铃时你给我开门,别让我在外面冻着。儿子没说行不行,给父
18、亲一个生气的QQ表情。父亲管这种东西叫“黄豆”,不管怎样儿子总算答应了。父亲在冷风中急急地走着,他出来时只穿着绒衣,仓买就在楼下,他没想到要去网吧。父亲走到自己家楼下时,几乎是一溜儿小跑,却忽然从头顶哗啦啦掉下来一件东西,险些砸在他的头上,父亲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那串钥匙,儿子从窗口扔给了他。父亲没有生气,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父亲有最低底线,只要儿子活着,别像妻子一样离开他,他就知足了。父亲做好菜,上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吃了几口鱼,扒了两碗饭,走时在电脑上给儿子留了话。告诉他,鱼,好吃极了。父亲很幽默,也给儿子留了一粒“黄豆”。那黄豆是眯眯笑的表情。儿子吃鱼时很潦草,他的心里想着事。
19、他想他怎样才能和小美把他们俩的事完成了。小美是他在网上认识的女朋友,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感情却极好,谁也离不开谁。小美提出过想见见他,他不同意,他怕见了面,他们那些美好的感觉消失殆尽。有几次他也曾想过,走出去和小美成婚,可是一想结婚后他很可能对不起小美,就打消了念头。他从心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屋子,屋子是他的天空和领地,他只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世界的安全,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但是有了小美就不一样了,比如有病,自己病了,可以在网上购药,小美病了,大概网上购药就不成体统了。还有是不是得要一个孩子,小美坚持生个健康的宝宝,如果有了宝宝,那就更麻烦了,他就守不住他的宅子和他的内心了。可是他又太爱小美了,
20、爱到了极致。从视频上看小美长得那个美呀,笑起来那个甜呀,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桌上的手机响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提示,只有小美发来短信时才是这种醉人的提示。他拿起来,看到小美的话传了过来。小美说,我想你都想疯了,我在你家对面的五楼,你不出来,我就跳下去。他一伸头,果然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他打了个愣,也只是打了个愣。之后他就有了决定,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选自百花园小小说读点2009年第8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父亲无法和儿子交流,却极其负责、极其宽容地供养着儿子,因为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只要儿子活
21、着他就心满意足了。B.儿子生活在完全封闭的境况中,他从不想走出自己的屋子,从不愿走出自己的天地和领域,因为他对外界没有兴趣。C.小说的前半部分表现儿子对父亲的冷漠,后半部分写了对小美的万分热情,前后态度的对比透露出作者一种隐匿的担忧。D.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歪嘴壶一样”撒尿,“胡乱抹两把”式的洗脸,特别是结尾“打了个愣”的细节和后面的心理活动,都为人物性格的形成提供了合理说明。E.儿子一方面封闭在自己的领域之中,另一方面却能在开放的网络空间网购、网恋,这正是现代人矛盾性格的缩影。(2)小说写父亲烹鱼过程中下楼买糖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请具体说说儿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和形
22、成原因。(6分)(4)小说结尾写主人公在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准备跳楼的关键时刻,在“打了个愣”之后竟然决定“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的情节,你认为真实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孤独书生陆谷孙与许多知名教授不同的是,陆谷孙没有“退而不休”去下海淘金,还是坚持在学校讲课,“和学生在一起”;帮街坊守一会摊,“和群众在一起”。其余的时问,就是躲在家看书写字,谢绝大部分的社会活动。关于这种态度,陆谷孙引用了哈姆雷特中的名句作解:【甲】“我可以置身在胡桃壳里,却是无限的主人。”常人所知的陆谷
23、孙是个英语教授,但绝少有人知道他还有点国学功底。他的父亲陆达成,一位自学成材、能写古体诗文又精通法文的旧式文人。从小到大,其父的言传身教深深融进了陆谷孙的血液中。1980年陆谷孙第一次去美国,父亲的前老板董浩云邀他做客叙旧,主动提出要送陆谷孙几件时髦家电做礼物。陆谷孙却拒绝了,他只要父亲在其手下供职时写下的中国航运史手稿,董浩云因此赞其“达成先生家风不灭”。在英汉大词典下卷本的征订会上,主编陆谷孙在公众场合直言不讳:“我可以诚实地告诉各位,英汉大词典上卷,共1967页,迄今发现的错误和缺点,约为每100页出现一次。”急得出版社差点抓狂。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陆谷孙,也经常在政协会议上“冒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736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12 纪念白求恩、 (共31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