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朋党论》教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4053
  • 上传时间:2025-10-29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4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朋党论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云县 中学 高中语文 苏教版 选修 朋党 教案
    资源描述:

    1、 朋党论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

    2、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二、分析课文:全文五个段落。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道同

    3、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朋党之说。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始如一,所以是真的。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小人是以利,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利益相同则相结为党,见利则相互反目,利尽则分道扬镳;而君子是以道相互联结,同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道永远不变,则君子之党永远同心

    4、。讨论:什么样的朋党才对国家有积极的作用?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3、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证明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讨论:朋党从什么时间就有的?真的朋党和小人的朋党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论证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文章先列举尧时退小人之朋而用君子之朋天下大治的例子,然后列举舜用君子之朋而天下也大治的例子,这些是正面举例;接着列举纣因无朋而亡国、周武王因得君子之朋而国兴的事例,这是正反对举;最后再举东汉桓、灵时的党锢之祸,和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事实,这是引用反面事实。作者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反复论证,论证极

    5、为有力。 4、 第四段在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的道理。先紧接上文对纣、汉献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皆乱亡其国的结论;然后再对舜被称为圣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重要。5、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三、 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历来享有盛名,为人称道。它充分体现了欧阳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 (一)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全文自始至终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艺术手法,逐层深入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开头第一句作者就针锋相对、单刀直入地指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

    6、小人而已,既切中时弊,又为全文奠定了对比论证的基调。下文紧紧围绕着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步步展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无朋是因其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君子有朋是由于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小人以利害相交,必然见利忘义,利尽残害。即使暂引以为朋,也是伪朋,而君子重道义,讲忠信,惜名节,才能终始如一,才是真朋。其中,君子与小人、同道为朋与同利为朋、小人无朋与君子有朋、小人之伪朋与君子之真朋,互相映照,相反相成。在前一部分从事理上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第三段起,作者引证史实,层层对比,进一步深入论证。作者列举了从上古尧、舜之时直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

    7、实,紧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反复的对比。事与理的结合,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起到了化深奥为浅显,令人不得不信服的艺术效果。(二)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富有气势。 面对保守派的诽谤,欧阳修的心情是十分激愤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富有忧患意识的政治家刚正不阿的战斗精神。同时,从其从容不迫、纡徐有致的说理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欧阳修沉着冷静的大将风度。表现在其语言的运用、句式的选择上。在对比论证中,作者多处运用了转折句式。一系列转折句式的运用,不仅突出了对比的效果,而且使论述的笔调趋于舒缓,使文章既明白晓畅,又委婉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所推崇的所谓责之愈切,则其言愈缓的风格。同时,此文还多处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增加了文章政论的气势。如第四段,连用五个莫如。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使句式长短相问,错落有致,行文时徐时疾,张弛有度,充分展现了欧阳修政论的艺术风格。四、拓展与讨论: 1先翻译下列句子,然后说说哪一句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1)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3)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朋党论》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05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