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参考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名校 教育 联盟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联考 试题 参考答案
- 资源描述:
-
1、语文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材料三中“典籍里的中国以小见大的魅力在于,不求将古籍的所有内容都呈现给观众,而是从一个角度和侧面入手,让人获得感悟”可知,D项“将古籍的内容全面呈现给观众”错误。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勾勒整合文本信息并形成基本逻辑判断的思维能力,能力层次较第1题有提升,要求学生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形成准确的价值判断,B选项过于绝对,不同的典籍有不同的特色,应该以自身特色为基础来进行演绎。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对文化类节目创新性表达的内涵的理
2、解能力,要求学生有较宽的阅历,对生活有观察有思考有积累,D选项不正确,开讲啦和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形式不同,它没有以“今”入“古”、以“小”见“大”的创新,而是让讲述人直接现身说法,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4.参考答案: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中间分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材料三先提出“打通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隔膜,让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进一步活化”的观点,接着以尚书为例,从以“活”化“隔”、以“今”入“古”、以“小”见“大”三个方面对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的演绎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收束全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把握能力,对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考查是这道题常规考法,也
3、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选文的并列式结构对于高一学生比较容易把握,难度不大。总括论证思路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5.参考答案:要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出发,挖掘其核心价值,汲取自信力量;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为观众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途径搭建平台;恰当的呈现方式,如古今结合,以“今”入“古”,以“古”鉴“今”,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符合当今社会价值和时代发展所需的精华;形式要不断创新发展,避免观众审美疲劳。(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符合三段材料所述内容即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6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及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能力。主要是对文章的大意、文章的语言和文章的主旨等内容的分析概括,分析文意时要读懂文章,B项中“他俩还在生气,关系并未缓和”错误,他们俩的矛盾在老村长的调解下已得到圆满解决,这一句的描写是为了突显战争形势的危急和他们心情的急切。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特色和手法进行赏析的能力,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C项中“是因为作者怕战争年代暴露他们身份,也是他们工作的需要”错误,这是小说塑造典型人物的惯用手法,是更广意义上文章主旨的表达,表达革命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深情和无数
5、的革命群众和革命战士的牺牲,才换来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这样更能拓宽小说的主题。 8.【答案】善良、有责任感。他考虑到前线正在打仗,非常危险,不让姑娘随行表现了他的善良,并且承诺一定将毛驴安全送回来体现他强烈的责任感;有牺牲精神。他送姑娘回来的路上遭遇了敌人袭击,他用自己的性命护佑了姑娘的安全。纯朴可爱。最开始姑娘要随他一起上前线,他说服不了姑娘时因气恼和无可奈何而涨红了脸,当姑娘想办法让运粮的牲口顺利过河后他靠近姑娘低声说谢谢。(一点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其他概括准确、分析到位亦可酌情给分。)【解析】这是一道概括分析人物性格的题目,考查考生能否由表及里鉴赏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
6、的能力,学生要从人物的言谈举止来推导人物性格特征乃至精神风貌,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来分析总结。本文以刻画小战士这个无名英雄为中心,长辫子姑娘是个陪衬人物,她在文中的每一次出现都与小战士相关,考生只要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次挑选出关于小战士的内容,就可以回答这一问题了,因此难度不大。9.【答案】小战士层面(3分)清明节,小战士能得到众多生者对他的深切怀念,说明他的精神品格得到生者的赞扬和景仰;小战士是所有为革命流血牺牲的革命战士里一个典型代表,他的精神昭示了革命精神的伟大。 文章主旨层面(3分)这句话位于文章结尾处,寄寓作者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象征着革命的希望
7、与曙光;赞扬革命者为革命正义事业而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他们得到生者深切的缅怀,也给读者给后人以希望,激励后来人奋然前行。【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本题从这一点出发,考查考生的文学感受和联想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表述的能力。“突显小战士形象的关键”和“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暗示答题时要注意从分析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两方面进行分析。这句描写放在文章结尾,且是很多作家惯用的结尾方法,有暗示和升华主题的作用,要求考生能由点及面由表及里进行分析。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
8、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一般我们可以根据常见的句首、句末关键词或者通过分析词性与句子成分来断句,同时关注前后文语境。本道题中,“宽化”是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之”,这个“之”是“宽化”的对象,即百姓。“召”一般做动词,在此处应明确它的主语,根据语境,应该是“德基”。同时应注意到前后都出现了“弗”这个否定副词,并且根据语境,“咄叱”与“责”的主语应该都是“德基”,宾语应该都是“民”。综上,答案选C。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积累。根据后文“一县惊伏”与“县令周以中”等,可以确定吴德基应该担任的是县丞。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易之”并不是“换掉”的意思
9、。由原文中“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可以推测“易之”的“易”应该是轻视。因为南康民风剽悍,所以老百姓看不起这个读书人。13.答案:(1)(吴德基)入朝(拜见皇上后),被提拔掌管莱郡潍州的事务。百姓饲养了四十匹官驴,莱郡太守核查官驴繁殖的情况,与登记在册的情况不一致。(2)太守无言以对。吴德基趁机谈了几件不利于百姓的事,太守不敢再说什么,连同各个已经赔偿的县都免除了。【解析】文言文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一些关键字。对于比较难的关键字,要会结合前后文进行合理的推测。第一句中要注意“擢”、“知事”、“畜”、“籍”等课内常见字词,特别是“畜”与“籍”在必修上册中有出现:
10、“鸡豚狗彘之畜”、“籍吏民”。至于“孳息”的意思,可以根据后文“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进行推测,应当是“繁殖”的意思。第二句中要注意“因”、“画”、“不便”、“偿”等词,以及定语后置句“诸县已偿者”。“因”在鸿门宴中也有出现:“因击沛公于坐”,另外几个重点字词结合语境也可以译出。14.答案:羊牛容易生病甚至死亡,且运送过程费时费力,没有缴纳粮食方便。运送牛非常辛苦,有牛的人没办法,只是不敢埋怨而已。如果派人给别人送牛,牛生病或者死亡后,责任无法划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的能力。这道题比较简单,学生只要能在文中找准信息并读懂即可。参考译文:吴德基,名叫吴履,婺州兰溪人。
11、被官吏推荐给朝廷,朝廷任命他为南康县县丞。南康的百姓认为县丞是一个读书人,都轻视他,吴德基处之泰然。几个月后他详尽地了解了当地的虚实,做了一些揭露奸人,破获案件的事,全县的人都很吃惊。吴履于是放宽政策,教化百姓。百姓有来告状的,吴德基就把百姓叫到跟前和他谈话,从不加以呵责。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知县周以中刚上任,征调百姓运输物品到郡里而征调不到,就亲自到乡里去征调。一个村民想要逃跑,周以中命令衙役鞭打他,村民不服,跑入山中,骂县令说:“你在县里当官,到这里来干什么?”县令恼怒,胥吏与衙役趁机用语言挑拨县令,想要诬陷一个村民贪图钱财和利益,拘捕了六七个人关进狱。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10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