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 东阳市 高级中学 2012 2013 学年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喟(ku)然长叹/ 察言观色/ 暴虎冯(pn)河/ 既往不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B屏(pn)气凝神/ 发奋忘食/ 箪食(s)瓢饮/ 斐然成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C被(p)发左衽/ 见危受命/ 正而不谲(ju)/ 文质彬彬/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D色厉内荏(rn)/ 驷不及舌/ 曲肱(hn)而枕/ 杀身成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安步当车 箴口不言 鹬蚌相争 暴戾恣睢B稗官野史
2、祸福予共 笼络人心 平心而论C徇私舞弊 寥若晨星 对簿公堂 暴殄天物D一如既往 一陈不变 别出心裁 集思广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B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C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在舞台上巧言令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以德报德,令你心旷神怡。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3、句是A在春秋战国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B综观孔子的一生,虽然他在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过程中屡受挫折,但他在这种追求实践中树立起一种伟大的人格形象。C春秋战国时期,在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中,外交官反应是否敏捷,应对是否巧妙往往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史书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D原始儒家的“仁”包含着人道精神,他们从这种人道精神出发,提倡与人为善的态度进行友好交往。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个景象使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旅行者很受动, , , , , , ,方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这倒是一个不难让人
4、理解的理由 走到欧洲街道上东张西望、暗暗比较如果我们仅仅因历史过于厚重而失落了现代 看来事情并不是这样原本总以为我们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现代 但厚重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呢A B C D6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择一对象另写一句话。(4分)假如我是孔丘,疲惫地在列国周游,我一定坚定我的信念,向前,向前,向前 7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2分)有个姓朱的人,一心想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的资产,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了手。他得意扬扬地回到了家,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白白浪费了家里的资产和三年的光阴。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2
5、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9分)儒家的价值观儒家的价值学说,可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即以道德为最高价值。孔子又有“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之说,即认为道德实践有两种境界,一种是为道德而实行道德,一种是以道德有利而实行道德。前者较后者要高。孟子更有“天爵良贵”之说,这天爵良贵就是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们的道德实践,就是实现这种天赋的内在价值。儒家虽然主张内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一个最高的价值标准。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和谐”。孔子弟子有若讲“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周易大传讲“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礼记礼运
6、讲“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的“大同”,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儒家看来,道德虽然是超功利的,但道德实有极大的功用,这功用就是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正因为如此,孔子将中庸视为一种最高的道德。中庸就是要反对过与不及,以保持事物的均衡协调。儒家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但重义崇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孔子、孟子不讳言功。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孟子说:“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孟子公孙丑)孔子不完全排斥利,要求“见利思义”(论
7、语宪问),“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周易大传讲“崇德”,也很注重“利用厚生”,高度评价古圣先贤在发明创造各种器用方面的功绩,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系辞上传)孔子、孟子贱力,荀子则相当重视力。他说:“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荀子王制)这些情况表明,在重义轻德的前提下,给以利和力一定的地位还是可能的。但是,在与其他各派特别是法家的论战中,在反对世俗价值观的努力中,儒家却越来越把利与义、德与力分裂开来,对立起来,造成了价值观上的严重偏颇。如孟子把“利”与“仁义”对立起来,把“为利”与“为善
8、”对立起来,把“以力假仁”的“霸道”与“以德服人”的“王道”对立起来,并且主张对发展生产、奖励耕战的法家“服上刑”,这就很成问题了。汉代的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而汉书又将此二语改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问题就更严重了。宋明理学特别是程朱陆王学派大力宣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造成了严重后果。尽管宋元明清时期也有一些儒者在义利、王霸、德力、理欲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较全面的观点,但毕竟未能取得主导地位。儒家重义轻利、崇德贱力的传统有严重的偏弊,但在评价时,仍应注意分析,不可歪曲夸大。儒家反对的“利”,乃指私利而言。利这个概念,本有公利、私利两重含义
9、,义利问题包含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其实国家的安定也是利,而且是统治阶级的公利、大利。儒家在反对“私利”的含义上笼统地反对“利”,在用语上有辨析不清之弊,但我们今天在评述时应当辨析清楚。“理欲”问题也是这样,儒家所谓“人欲”也是指私欲而言,而非指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及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合法的物质享受。因此,把“存天理,灭人欲”概括为“禁欲主义”并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等量齐观,是不正确的。力在古代哲学中也有多种含义。它既包含自食其力之力,即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力,也包含军事刑罚之类的暴力。儒家反对的主要是暴力,但也有轻视身体的锻炼
10、、生产能力的提高的倾向。8下列不能作为“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和谐”的依据的一项是A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B仁者安人,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C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周易大传)D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在儒家看来,由于道德的超功利性,道德实际上有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的功用。B孔子、孟子和荀子的言论表明:儒家重义轻德,轻利贱力。C儒家在与法家的论战中,程朱陆王学派的大力宣扬造成了价值观上的最严重偏颇。D在“利”、“人欲”和“力”等方面,对儒家的观点应辩证分析,不可以偏概全。10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反对过与不及,以保持事物的均衡
11、协调的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B儒家虽重义崇德,但并非绝对轻利贱力,给以利和力一定的地位不是不可能的。C从孟子把“义”与“仁义”对立起来以后,以后的历代所有儒者越来越偏激,造成严重后果。D把“灭人欲”概括为“禁欲主义”是正确的,但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等量齐观,是不正确的。(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共15分)泥 泞迟子建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
12、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75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