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六)22小动物过冬(第一课时)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课文 22 动物 过冬 第一 课时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小动物过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朗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知道动物过冬有着自己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熟练朗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知道动物过冬有着自己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可热闹啦,和大家一起上课的,除了这么多听课老师,还有呢,瞧看着他们,告诉老师,你喜欢谁?喜欢它的什么?2.他们都是可爱的小动物(板书),学习“物”。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物”呢?和老师写一写小牛谦让左边站,右边“勿”字要略宽。3.这三个小动物还是好朋友呢,
2、不信,你来读读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指名读。正音。2.遇到长句子,我们要学会停顿,这样不仅自己读得轻松,别人也听得清楚。还有谁也来试一试。3.齐读。三、看图:1.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转眼间,秋天来到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2.这秋风刮得还挺大呢,学习“刮”:出示,读。风会刮,你还见过谁刮什么?怪不得右边是个立刀旁呢。观察左右的宽窄,和“物”有什么不同?范写。四、初读:秋风刮黄了小草,刮落了树叶,此时,三个好朋友在干什么?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这个故事,做到字音正确,句子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五、检读:1你读到了几个自然段?2三个好朋友在干什么?(商量过冬,板书:过冬)可不是吗,读
3、读(一)第二自然段:1.长句子停顿。2.学习“商量”:轻声音节,“量”如果不和“商”在一起做朋友,读什么?你量过什么?生活中你和谁商量过什么事?3.放到句子里,谁也能读好?4.出示:“聚到一起”。读着这个词,再看看黑板上三个小动物的位置,你有什么问题吗?该怎样呢,谁来重新摆一摆?5.齐读第二自然段。(二)商量:(一)小燕子南飞1.第一个发言的是谁呀?(小燕子)。读,正音。2.你知道小燕子是怎样过冬了吗?(贴卡:飞到南飞去)聪明的小燕子知道,南方(虫子多、暖和)3.学习“暖和”:这儿也藏着一个多音字“和”,给读音找好朋友。轻声音节。读好。为什么是“日字旁”呢?写的时候可得给太阳公公瘦瘦身,板书。
4、右边可难写了,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板书)。4.谁再来当当小燕子,给大家介绍介绍自己的过冬方式。指名读。5.多么机灵可爱的小燕子呀,你离开了我们会想你的,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要到什么时候回来呀?(春暖花开)。6.学习“春暖花开”:什么叫“春暖花开”?逐字理解真是一个好方法。看图:瞧,温暖的春天来到了,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这就是春暖花开。看着,读着,你的小脑瓜里它还出现了哪些成语(说成语)?7.女生齐读。(二)小青蛙冬眠1.小燕子说完,和谁商量了呢?(小青蛙)2.老师想邀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谁愿意?3.那我们先商量商量,我是女生,当燕子姐姐,你是男生,当青蛙哥哥,好不好?
5、4.师生合作读。正音。5.还有谁也想和老师合作?师生再次合作读。6.小青蛙的过冬方式是什么?(贴卡)出示:“钻”,指名读,怎么钻呀,我们也来做一做动作。你还见过有谁这样钻过呢?怎么记住它?(板书)“占”的偏旁好朋友可多啦,你还知道点、站、战、沾、粘。6.小青蛙过冬的方式原来是钻到泥土里去睡大觉,我们把这种方式叫做冬眠。男小朋友都来当青蛙哥哥,一起读一读。(三)小蜜蜂备粮1.小燕子接下来和谁商量?(小蜜蜂)2.老师想请同桌两个小朋友来读读它们的对话,谁想读?读之前,你们先商量商量谁当燕子姐姐,谁当蜜蜂妹妹。情境对话。3.同桌读。4评价。5.什么叫“蜂巢”?(蜂窝)你见过吗?什么样的?(指名说)。
6、6.看图:这些蜂巢都是蜜蜂自己造的,每个小房间都是六边形,不仅牢固,而且精致,所以,人们都夸小蜜蜂是了不起的建筑师呢!我们记住它们神奇的杰作读“蜂巢”。4.放到句子里,还有谁想读读?指名读。5.那小蜜蜂过冬的方式是贴卡:藏在蜂巢里。(四)约定1.就这样,他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引读。2.学习“第”: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与“弟”比较。3.课文中有藏着两个词语,它们和“第二年”的意思一样,赶快找一找。出示句子:读。如果全部用第二年、或者明年,你感觉怎么样?(3)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就给了我们语言文字一种变化的美、丰富的美,来,咱们再来读读这些词。五、梳理: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
7、习课文读题,知道了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在一起商量怎样过冬,小燕子的方式是,小青蛙是,小蜜蜂是。瞧,我们多了不起,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读出来了。2.小动物们还有一个美丽的约定,第二年还要在这儿相见,相见后又会有怎样有趣的故事发生呢?期待下节课和它们分享,好不好?六、写字1.物、刮、暖、钻板书: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
8、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小动物(格)过冬暖刮钻小燕子小蜜蜂商量(格) 备粮南飞小青蛙冬眠教后反思: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课文以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讲述了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在一起商量怎样过冬的事。通过小动物间生动的对话,使孩子们明白动物过冬有不同的方式:小燕子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冬眠,而小蜜蜂则藏在蜂巢里吃蜂蜜,同时也懂得了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提高儿童语言表达品质”这一研究专题,着力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