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五 第一专题《斑纹》课堂实录 .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3861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斑纹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五 第一专题斑纹课堂实录 浙江省 金华市 高级中学 中苏 语文 必修 第一 专题 课堂实录
    资源描述:

    1、斑纹课堂实录教学设想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模块专题选文是以人文母题立意为原则,常常打破文体、时代的界限,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新思路。“科学之光”专题中的景泰蓝的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物种起源绪论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本身都是札记或学术论文,但也都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或说明某种观点和知识,大体上也可以归入说明文的范畴,而斑纹,虽然也有说明文的一些特点,但通体上说,更像散文。因而,学习斑纹,从散文的角度更为合适。 教学过程 一、 总体感知 师:同学们,读了斑纹之后,你认为本文是什么文体?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本文是科学小品文。因为它写到了形形色色的斑纹,介绍了许

    2、多动物知识。 生:我也觉得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因为说明是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文章在说明蛇的行动迅速、诡谲时还使用了举例子(一条蝰蛇)、列数字(1/25秒)和引用(“像眼镜蛇一样万无一失”)等说明方法,其他地方也有这种情况。 师:你看书看得很仔细,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认为本文是一篇散文。因为它自始至终围绕斑纹,写到了各种动物、大地、人的生活,形散而神不散。 师:再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各种动物的斑纹时,有没有对这种动物的斑纹本身作具体的描写和详细的介绍? 生: 没有。 师:那么,作者写这些动物的斑纹是为了写什么? 生:为了写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作者认为动物的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

    3、性、生存状态。 生:我也认为本文更像是散文随笔。因为本文有许多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抒情议论性很强、蕴含丰富哲理的句子。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的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说斑纹是说明文,因为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还是说明,说明的对象也是以动物为中心的自然与社会现象。但斑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因为一般说来,说明文都是以单个的事物、事理与现象作为说明对象的,而斑纹不是这样。它从动物的皮毛写起,主要揭示动物皮毛背后反映的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状态,同时也涉及到人类社会许多现象。“斑纹”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雪、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

    4、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更深刻的道理和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所以无论是从文章以一驭多,自由洒脱的构思和笔法,还是从文章的主题或语言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本文更像一篇散文。这也反映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 师:谁能简要介绍一下文章的作者? 生:斑纹的作者周晓枫是当代著名青年散文家。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2000年调入北京出版社。著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等,曾获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课文斑纹就是选自散文集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的一篇散文随笔,有删节,原文发表于花城

    5、2001年第6期。 师:有评论家说,现代社会,当散文写作日益成为文人养病的方式时,周晓枫的散文则承继了中国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丰富的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了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学完课文斑纹后,相信同学们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二、 理清内容和思路 师:“斑纹”字面上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动物的斑纹起源于什么? 生:斑纹其实就是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显露出来的别种颜色的花纹。文章第6节作者说:“我发现,斑纹起源于对

    6、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地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 师:阅读19节,文中写到了哪些动物的斑纹? 生:文章围绕斑纹这一自然现象,先后描写了蛇、蓑鲉、鲑鱼、螺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等动物身上形态各异、五彩斑斓的斑纹。 师:前面我们说过,文章写动物的斑纹是为了写动物们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状态。作者认为动物的斑纹与其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举例说明。 生:动物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如第8节“大型肉食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又胆怯,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一个为了聚焦瞄准猎物,一个为了

    7、视野开阔便于及早发现天敌并在奔逃时选取路线。” 师:作者从对虎和鹿生活习性的探讨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生:文章第8节探讨虎和鹿生活习性时说,“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如鹿)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师:阅读第10节,作者由动物的斑纹还联想到哪些内容?说明什么道理? 生:联想到美女的文身、病变的皮肤、母亲的妊娠纹、遇害者的抓痕,进而说明斑纹无处不在。 师:如何理解“斑纹,对称设计”这句话?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道理的? 生:“对称设计”是斑纹的特点。作者先以老虎和斑马为例,又进一步列举了自然和社会中的奶牛与毒蜂(善与恶)、美女与疱疹(美与丑)、母亲与遇害者(生与死)的

    8、例子来证明。 师:阅读文章最后4节,如何理解大地与生活也都是有斑纹的? 生:作者认为大地是有斑纹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地的斑纹预示着自然的规律。不仅大地是有斑纹的,我们的生活也是有斑纹的。“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恨的斑纹”,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斑纹,那就是情感的斑纹,我们生活的不同感受。 师: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生:“我们”构成斑纹,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这里的“神”大概就是大自然,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吧。 生:这一句话既揭示出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是镌刻在每个人身

    9、上斑纹的哲理,又流露出人与自然众生平等、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 师: (鼓掌)你们说得都很好。周晓枫的许多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兼有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与思想性。这可能受到了法国科学家、散文家法布尔昆虫记的影响,也与现在的人文主义、生态主义有一定的关联。文章结尾这一句议论既是哲学沉思,也对总括提升全文的思想内容有很大的作用。 师:谁能总结一下本文行文的思路? 生:本文由动物的斑纹写到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到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微观到宏观,从具象到抽象。 生:由斑纹到生物习性、生存状态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师:概括得很准确。文章就是在看似随意的文字中,逐层深入

    10、地揭示了斑纹的内涵,斑纹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们内心的精神生活,斑纹无处不在,类似哲学上的一切存在。文章通过对形形色色斑纹的描写,叙述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许许多多的奇妙的景象,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让我们不仅领略到自然的神奇,更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中神奇生命的思考。 探究阅读 师:文章在写动物的斑纹时,重点介绍的是蛇的斑纹和生活习性,以及与蛇有关的文化,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笔墨写蛇? 生:因为蛇的斑纹比较典型、醒目,重点写蛇的斑纹可以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生:因为蛇的斑纹与它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联系紧密。文章写到蛇充当寓言家及运动时的种种几何图案、眼

    11、睛不能辨别线条和轮廓、没有听觉以及攻击对象时诡秘、凶恶的特点。 生:因为蛇的文化丰富,课文中把圣经中有关蛇的传说重新复述和解说,并将其与蛇的生物习性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阴鸷、诡秘、恶毒、凶险的形象。 师:想一想,在中外文化中,蛇还是怎样的形象? 生:在中国的白蛇传中白蛇是知恩图报、爱情专一的象征,青蛇则是忠诚、刚直、不畏强暴的化身。 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蛇和龟还是长寿的象征。蛇和蝎又是狠毒、妖惑、冷漠的代名词,人们往往把这样的美女称为“蛇蝎美女”。 生:在伊索寓言中农夫和蛇的故事里,蛇是忘恩负义、狠毒、本性难改的象征。 生:在古代西方有些国家,蛇被认为是君王的保护神,是权威的象征,人们常常把

    12、两条蛇的形象雕刻在柺杖上。 师:很好!同学们的知识很丰富,这都是博览群书的结果吧。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可见,蛇是一种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动物,它也是十二生肖中最有争议的动物。斑纹原文中几处关于蛇的议论被删去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把斑纹原文找来读一读。 师:总结一下同学们的发言,看来文章重点写蛇,一是因为蛇自身的斑纹很醒目,有代表性;二是蛇的斑纹与其生活习性、生存状态联系又很紧密;三是这样写可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四是通过介绍与蛇有关的传说,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在作者爱憎分明、妍媸毕现的文字间给读者更多的心灵撞击和启迪 品味语言 师: 斑纹的语言很有特色,描写的文字形象、生动,很有表

    13、现力,有的地方运用稠密的意象,繁复的修辞,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议论的文字则具有丰富的哲理和诗意,启发性很强。请同学们分别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加以揣摩。 生:文章一开始写蛇,以形象开始,“著名的长腰,为了标明逶迤的长度蛇,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像猜谜一样,最后才水到渠成地点明描写对象。这样的描写可谓形象、生动,简约而传神。 生:文章第6节“在水族馆里看到蓑鲉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为植物”,不仅形象地描写出了蓑鲉的形态特点,而且为其斑纹增添了某种神秘感和丰富的审美情趣。 生:第7节“鲑鱼被剖开的新鲜的肉被无比耐心地绘制”,在极短的篇幅内,运用了大量的意象,一系列比喻,以及连串的排比,造成“马赛克”式

    14、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生:第8节“当梅花鹿群走过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一句中将梅花鹿比喻成“漂移的花园”,突出了梅花鹿的灵动轻盈;将老虎眼中的“星空”比作“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给人一种神秘感,富有诗情画意和童话般的梦幻色彩。 师:这几处例子都很典型。可以说,独特的视角、繁复的修辞,尤其是极具个人感悟印记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而造成的稠密的意象,使得斑纹一文的描写生动、形象,极具质感和表现力。 师:斑纹的语言还具有丰富的哲理。文章在对许多动物的生物习性、生存状态进行说明与描写时,还就它们对人类的启发做了许多引申性的阐述,这些极富个性与启发意义的阐发充满了哲理的意蕴,请同学们找出这样

    15、的议论性文字,并加以分析。 生:第8节“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揭示出自然界道德和尊严不能给生命以生存的权利保障,强权从来就是无视道德和尊严的弱肉强食的残酷行为。 生:第9节“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告诉我们,面对恶只能以牙还牙。 生:第9节“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则说明善恶两者间,善往往是弱者,善从来就难得到真正的公平。 师:这些文字虽然是对生物界的现象有感而发,但它不仅有助于读者增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且这些规律本身同样给人类社会以深刻的启示。 师:看来,有人说周晓枫的散文主要表现了“对天地自然持久的热情关注和对世间诸多存在的悲悯及敬畏之心”,是很有道理的,这或许正是她散文能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五 第一专题《斑纹》课堂实录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386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