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二中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张家港 中度 初三 语文 上册 期中 试题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张家港二中2019-2019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新陈dài( )谢 和xù( ) 温xn( ) jùn( )工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在途的寒冬。一碰到错综复杂的事情,他就会一愁莫展,整个人无精打彩的,恍惚不定。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2、10分)(1)晓战随金鼓, _。 (李白 塞下曲 )(2)_,春风不度玉门关。 (_凉州词)(3)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4)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_。 (关雎)(5)蒹葭苍苍,_。_,在水一方(蒹葭)(6)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7)天时不如地利, 。4、(1)、格列佛游记中,当我们来到了语言学校时,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共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 (2分)答: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 (2分)答:5下面语段中三句话均有表达错误,请找出来加以改正,将正确的表达写在答题卷上(3分)2019年,一场历史罕见的少有特大
3、旱灾,袭向我国西南地区,造成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群众生活陷入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南五省区市。3月19日到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慰藉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第二部分(45分)阅读桃花源记全文和昨梦录中两个选段,完成6-10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4、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甲文 桃花源记(一)杨氏问何地可归隐,老人乃引入山,有大穴焉。老人入,杨氏从之。穴渐小,扶服以入,约三四十步即渐宽,又三四十步出穴即田土,鸡犬、陶冶、居民大聚落也。(二)穴中人语杨氏曰:“不幸天下乱此间居民虽异姓,然皆信厚和睦,同气不若也,故能同居。苟志趣不同,疑间争夺,则皆不愿其来。吾此间凡衣服、
5、饮食、 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故可同处。” 乙文 昨梦录选段注释:昨梦录笔记小说,南宋康与之所作。选段有删改。穴:洞。陶冶:陶工和铸工。聚落:聚集的地方。信厚:诚实敦厚。同气: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不若:比不上。疑间:猜疑疏远。丝纩(kuàng) :丝和丝绵。麻枲(x):麻。6把文中空白处的句子填写完整: , (2分)7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D. 便扶向路。 爷娘闻女来,出郭
6、相扶将 (木兰诗)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_ _与众均之,故可同处。翻译_9比较甲文中的桃花源村民与乙文中的穴中人,他们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共同点?(2分)答 _10乙文不仅展示了一个与世外桃源相似的社会,还借穴中人之口说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规则。请你概括一下穴中的规则。(2分)答_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节选),按要求完成1013题。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
7、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
8、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11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_(2分)1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_(2分)13最后一段中“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_”。 (2分)14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
9、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_(3分)阅读培根论友谊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4-16题。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 “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全。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新课标 (共1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