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教案: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教案: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 2020 2021
- 资源描述:
-
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自主赏析”部分的课文,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赏析,感受诗境,我选择了让学生诵读、小组探究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意境,缘景明情,探究理解李白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并结合李白的生平简历深入理解其志未酬而心不已的乐观积极的情怀,从而激励学生面对生活困厄依然保持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在诵读中感受诗歌,品味意境,把握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2、探讨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作者在诗歌
2、中寄寓的思想情感。【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梦境”这一话题导入新课。二、 回顾第一课时内容,课件展示全诗思路 ,让学生熟悉全诗的行文脉络,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三、 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并感受诗歌情感韵味。四、 根据诗歌思路让学生部分朗读。引导学生置身诗境,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画面,抓住典型意象,把握每一幅画面的特点,进而理解情感。目的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其间采用小组讨论及学生诵读的方法)吟读指导:处理好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气,力争吟诵出诗歌中多变的节奏,多变的情感。
3、1. 分析写景部分,各学习小组任选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意象,把握画面特点,理解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分别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段:入梦缘由景物:天姥山 特点:高大雄伟 情感: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描述示例第1段“越人语山”,通过“瀛洲”“烟霞”等衬托了天姥山的神奇、高大,通过“天”“五岳”“赤城”“天台山”等进行对比,用“信”“或”“连”“横”“拔”“掩”“倾”等词语和极度的夸张手法,描绘了天姥山的高大雄伟,激发人们的神往之情。第二段:月夜渡湖景物:镜湖、明月、剡溪、渌水等意象特点:清幽宁静情感:急切兴奋、轻松惬意描述示例月夜渡湖:飞、送诗人一入梦幻,随即进入一个神幻空灵境界
4、,一夜之间飞过镜湖,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又飞到剡溪,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眼见绿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分幽静。山之日景景物:海日、花石特点:壮美迷离情感:陶醉,流连忘返描述示例山之日景:著、登、见、闻黎明时分,诗人穿上了谢灵运当年穿的木屐,登上了他当年曾攀登过的石级青云梯,就像脚下生风,直向高耸入云的山径攀登。上到半山腰,但见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耳际传来半空中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山之夜景景物:熊咆虎吟、云、水等特点:惊心动魄、变幻莫测、光怪陆离情感:惊异描述示例山之夜景:咆、吟、栗、惊、云、水 夜幕降临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74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