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版)2022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群文阅读专题(三)课件 新人教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专版2022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群文阅读专题三课件 新人教版 福建 专版 2022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阅读 专题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群文阅读专题(三)123一41提示:点击进入讲评。二2341三25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练习。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6页第1-4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阡陌交通_(2)曳舟不得进_(3)遂缘小溪_ 交错相通牵、拉于是,就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樵童牧竖相征逐。(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3.【甲】文中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
2、会的向往。4.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山阻水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人们生活安宁和乐。二、文言文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6、47页第1-5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心乐之_(2)不可久居_(3)西折纤秀长曲_(4)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_以为乐停留向西因为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1)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2)而 后 浣 花 有 专 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走了三四里就到了青羊
3、宫,溪水时远时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4.【甲】【乙】两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甲】文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乙】文则以描写静景为主。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杜甫。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古诗鉴赏。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7页第1-2题。1.“此意颇堪惜”中的“此意”指的是何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此意”指的是桃花藏于深山之中,得不到春风的照拂,所以本该春天开放的桃花四月才能绽放。2.桃花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物,也是一个极富韵味的古典意象,能触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请分别指出你对此诗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桃花”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此诗中的“桃花”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桃花源记中的“桃花”代表着失意者的精神家园和一种远离尘世的理想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02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