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4554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17.7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第一次 月考 测试 答案
    资源描述: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根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编写)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烂熳(mn) 匿名(ru) 筋疲力尽(jn)B.芦荟(hu) 长髯(rn) 吹嘘(x)C.不逊(sn) 禁锢() 文绉绉(zhu)D.诘责(ji) 窒息(zh) 锃亮(chn)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之后,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对此予以严厉谴责,揭露一些国外媒体的荒谬言论。(荒谬:极端错误的,不合情理的。)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

    2、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锐不可当:尖锐得不可抵挡。)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B.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C.“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

    3、为您换上新衣。”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

    4、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B.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D.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6.修改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句子。(6分)“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主旨。(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3)第 句,修改意见: 7.阅读

    5、下面一则消息,请写成一句话新闻,并谈谈对你的启示。(4分)昨日,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对2016年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问题处理情况的通告: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份的考生被取消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格。通告称,鉴于31名考生中大多数系未成年人,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本着“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和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原则,故不对外公布这31名考生的姓名及相关信息。(1)我来发布一句话新闻: (2)我的启示: 8.综合性学习:新闻。(6分)【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莫言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

    6、体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比例12.7%1.6%30.5%56.2%(1)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2分)【话标题】莫言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莫言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谁给了莫言奖金?莫言悟到了诺奖密码莫言代言天价香烟诺奖只是过眼烟云诺奖颁奖礼10日举行莫言启程赴瑞典领诺奖莫言作品遭抢凸显诺奖效应过度消费折射社会心态(2)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 (答一点即可)(2分)【用新闻】获知莫言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

    7、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莫言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莫言获奖”的专题报道。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3)请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2分)方案一分析: 方案二分析: 二、阅读与欣赏。(30分)(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第912题。(14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

    8、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9.“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 10.“这一声”指的是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又是什么?(4分) 11.“他们何尝不酒

    9、醉似的喝彩”中“何尝”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精神?(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10分)直上九霄揽明月一舞衣袖,西昌城内,“嫦娥”翩翩启程,飞向遥远月宫。流传千年的传说,这一刻变为现实。飞天的嫦娥映衬着农历九月十四的月亮,组成一幅美妙图景。清晨的一场雨没有阻挡住10时起出现的阳光,卫星按预定时间开始发射。“各号注意,一分钟准备!”18时04分,卫星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发射塔架与火箭相连的线缆瞬间脱落,搭架摆杆迅速移开。“10、9、8”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点

    10、火!”“起飞!”18时05分04秒,乳白色的火箭喷射出橘红色的熊熊火焰,火焰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腾空而起,飞向浩瀚太空。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着“月亮城”之称。此时,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尽管夜幕尚未完全降临,但农历九月十四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18时30分,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报告,星箭成功分离。紧接着,经过测算,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数据,卫星进入近地点为205公里,远地点为50930公里,周期为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控制中心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骄傲的嫦娥只用了3年,就托举着自主创新的嫦娥进入太空。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至

    11、今,中国的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均在8万公里以内。而“嫦娥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整整38万公里。这一数字,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据报道,从1958年前苏联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起,美苏欧日在49年时间里123次探访月球,实现了6次共12人的载人登月。2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尽管我们晚了,但在历史长河中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并不算长。能够代表全国人民送中国的首位月球使者上天,是我们科技人员的荣幸与骄傲。”而据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从绕月探测工程2004年初正式立项,到现

    12、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人用了3年时间,就托举着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节约的嫦娥14亿元的花费,仅相当于修14公里高速路。栾恩杰还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步实施: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二期工程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实现自动采样返回。作为“三步走”计划中的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于2004年初正式立项。栾恩杰介绍说,从2004年初立项研制到发射,总共用了3年半时间;工程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目前国内修建14公里高速公路的费用。中国探月工程以好、快、省体现出鲜明的中国

    13、特色。诗意的嫦娥从“探月”改为“嫦娥”,还选在“月亮之城”。“这颗卫星最初叫探月一号,后来改为嫦娥一号这个诗意的名字。”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说,“嫦娥从月亮城升起,这本身不就是件富有诗意的事情吗?”神话传说和古典诗词中,“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宫”,常常是代表着思念、爱慕等美好情感的意象。而且在“嫦娥一号”的升空地西昌,人们把美丽勤劳的彝家女子比作“月亮的女儿”。13.这则新闻选用了四个小标题,请分析它们的作用。(4分) 14.简要分析“骄傲的嫦娥”这一部分的写作特色。(3分) 15.你认为中国首个探月卫星用“嫦娥一号”命名恰当吗?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619

    14、题。(13分)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吗?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

    15、像昊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

    16、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跌宕自喜”。“跌宕自喜”是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跌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

    17、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的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而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而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而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而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糅杂在一起,难分难解。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好看,一则曰:好玩。16.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段中加点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2分) 17.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

    18、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2分) 18.文章第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19.文章第段中的“刁”,属于贬义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2分) 20.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21.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

    19、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能抄袭。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1.B 2.C 3.C 4.C 5.C6.(1)在“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后加上“举办”(2)去掉“多”或“近”(3)“表现”改为“体现”7.(1)重庆市31名违规考生被取消今年高校招生录取资格。(2)高考招生公平公正(或我们应诚信做人)。8.(1)示例: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途径(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

    20、兴媒体已经全面压倒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等)(2)吸引读者(或“提示内容,使读者在阅读之前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或“评价内容,表达报纸的立场及态度”)(3)方案一: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方案二: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但相对延迟,滞后。9.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或者是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括)。10.现在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动物却知道让子女独立。11.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12.日本学生喊的“万岁”;伤害了民族自尊心。13.说明看热闹的人完全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对麻木不仁的中国人表示失望和悲哀)。14

    21、.(1)列数字增加说服力,中国航天人仅用3年时间就使中国的卫星从距离地球8万公里以内上升到整整38万公里,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离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作对比增强说服力,从前苏联、美苏欧日与中国用了3年时间,证明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是中国人的骄傲。15.恰当。“嫦娥”是月亮女神,代表我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代表着他们想探求月亮奥秘的美好愿望,用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名字,表明了我国人民探月的美好愿望的实现。而且“嫦娥一号”的升空地西昌被称为“月亮城”,“嫦娥”在西昌起飞显得富有诗情画意。16.示例:不妥协、不屈服、不奉迎。(意思对即可)17.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18.过渡或承上启下。19.示例:智慧、聪明、轻松、自如、深刻、精准。 (答案不唯一)20.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21.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455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