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前出塞》_沪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前出塞 年级 语文教案 古诗 诵读 出塞 沪教版
- 资源描述:
-
1、古诗诵读:前出塞【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熟读成诵。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3.能在诵读古诗中懂得打仗时武器要精良,擒敌有策略。【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揭示课题。1. 出示长城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古时候把长城以北的地方叫做“塞外”。唐朝的时候,塞外经常有胡人来骚扰边境,于是朝廷就选派战士到塞外守卫边关,这就是“出塞”。2. 板书:出塞。注意字形,读准平翘舌音。3. 补充完整课题,齐读。4. 出示杜甫画像,介绍杜甫,理解课题中的“前”。(杜甫一共写了14首出塞
2、,先写的9首称前出塞,后写的5首称后出塞。)二、读通古诗,了解大意。1. 轻声读古诗,读正确。2. 指名读。3. 师范读,请学生注意倾听。4. 再指名读,随机指导节奏。5. 出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1) 齐读诗句。(2)认识诗中提到的两种古时候作战时的武器,出示“弓”和“箭”画面,请学生说出名字。(3)边关的将士们喜欢用怎样的弓和箭呢?出示画面对比(大的弓、小的弓、长的箭、短的箭),请学生选择将士们使用的是哪一种,并说说他们为什么选用这一种。(4)请学生表演“挽弓”“射箭”。(5)这些守卫边关的好男儿日日练兵,他们用弓就要用强有力的弓,用箭就要用最长的箭,把自己的武艺练得非常了得。有个
3、故事可以证明:有个守边关的大将军,叫李广,他用的就是最强大的弓、最长的箭,有一次打猎时,他看见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杆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簇露在外面。板书:武艺高强。(6)再读诗句。6. 出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1) 守卫边关的将士不仅个个武艺高强,而且作战时谋略也很了得。指名读。齐读。(2)读了诗句你有没有感受到将士们作战时的机智勇敢?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理解将士“先射马”和“先擒王”的用意所在。板书:有勇有谋。(3)创设情境,练习说话。胡人又来骚扰边关了,将士们沉着冷静,一点也不慌张,他们 。半个时辰不到,就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三、复习巩固,诵读古诗。1. 现在你能说一说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将士吗?2. 守边的将士们斗志昂扬,他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胆识过人、有勇有谋,让我们配上一段激昂的音乐来读好这首古诗。3. 背诵古诗。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