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第14课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寻觅 文言 津梁 14 课谏太宗十思疏 练习 解析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14课谏太宗十思疏一、语基扩展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则思知足以自戒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解析:选C“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古今义相同。A.“根本”,此处是“树根”的意思;今义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B.“纵情”,此处是“放纵自己的感情”的意思;今义是“尽情”。D.“以为”,此处是“把作为”的意思;今义是“认为”。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C项,均为“所字结构”,与后面的动词结合在一起相当于名词。A项,副词,表反问,难道/代词,他们的。B
2、项,表假设,那么,就/表判断,相当于“是”。D项,连词,来/介词,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A BCD解析:选C根本,古义指“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以为,古义为两个词,即“以之为”,意为“把它当作”;今义为一个词,认为。纵情,古义为“放纵情怀”;今义为“尽情”。4下列对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也相同B两个“而”不同,两个“以”相同C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不同D两个“而”不
3、同,两个“以”也不同解析:选D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就;连词,用来;介词,用。5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名胜古迹不对应的一项是()A仙鹤立高峰,鹦鹉龟蛇齐舞拜;神龙归大海,波涛风雨尽欢呼。(黄鹤楼)B妙笔生花,写尽松岩神韵;新诗入梦,吟成云海奇观。(庐山)C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岳阳楼)D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泰山)解析:选B应为“黄山”。二、延伸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善五言诗。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
4、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承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
5、,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注】,非及天下。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今夔四县岁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而于学无补也。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
6、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开成初,复为太予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取材于新唐书刘禹锡传)【注】太学辟雍:指国家设立的大学。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7、正确的一项是()A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引:引进,荐举B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率:大致,一般C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贻:遗留D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 籍:登记解析:选AA项,引:延请。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为新辞以教巫祝 约以连兵大举B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 其险也若此C而不知养材之道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解析:选BB项均为“像”;A项,“以”分别为“用来”和“用”;C项,“而”分别为“表转折,却”和“表承接,不译”;D项,“于”分别为“在”和“对”。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
8、项是()A朗州地处偏僻,闭塞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B刘禹锡因才能出众而得到王叔文的重用,又为王叔文变法失败所累而被贬,十年后被朝廷召还,又因诗作触怒新贵得罪当政者,第二次遭贬谪。C刘禹锡被外放作播州刺史,裴度为之求情,皇帝认同了裴度的说法,认为刘禹锡孝心比别人更重,为了不让他的老母亲伤心,改授连州刺史。D刘禹锡认为要改变“天下少士”的状况,必须废止祭祀,把节省下来的钱一半用于地方教育,一半用于国家设立的大学,增加教育投资。解析:选C错在“皇帝认同了裴度的说法,认为刘禹锡孝心比别人更重”,原文说“若禹锡望他人,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58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