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题: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坛经》两则 (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坛经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题: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坛经两则 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2015 2016 学年 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检测 第五 单元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坛经两则慧能(638713),俗姓卢,唐代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人。禅宗创始者,在世界思想界享有崇高地位,与孔子、老子并称“东方三圣人”,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其少年家贫,以卖柴为生。青年时赴湖北黄梅拜五祖弘忍为师。得五祖密传衣钵后,为避对手加害,隐遁在广东四会、怀集等地达15年。后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剃发受戒,此后在曲江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讲经说法近40年。公元713年,慧能在新州故居国恩寺圆寂,享年76岁。其真身(肉身)及衣钵此后迁回宝林寺,供奉至今。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佛教禅宗最有名的偈语,是一首堪称千古绝唱的
2、禅意诗。慧能遇二僧辩论风吹幡动,一日风动,一日幡动,慧能则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被毛泽东称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大跃进”。慧能主张“佛在我心,净心自悟,见性成佛”和“暗不自暗,以明故暗,以明变暗,来去相因”的宗旨,将佛教中国化、平民化。坛经为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慧能说,弟子法海辑录。书中记载慧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后经神会顿教一系大力弘扬。其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体例互异,内容详略不等。据流传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行由、般若、疑问、定慧、坐禅、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其中心思想是
3、“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脉相承。一、注音三更_信禀_曹溪_ 利钝_二、解释词义言法住即三、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法即一种,见有迟疾_何以渐顿 _四、分析句式类型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 _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 _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_何以渐顿 _五、积累名句_,当令自悟。法即一种,见有迟疾,_,_。答案:一、nbncodn二、言:动词,说话名词,言辞动词,谈论名词,记载言论的书籍法:名词,法门名词,佛法动词,效法,学习名
4、词,法规名词,原则住:动词,停留动词,做住持动词,居住动词,居住即:副词,即刻连词,虽然副词,立刻动词,登基三、动词活用为名词,见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渐悟和顿悟四、省略句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五、法以心传心见迟即渐见疾即顿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言下:一言之下,顿时B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自悟:自我醒悟C若住此间 此间:这时候D未知根本事由 事由:原因,根源2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五祖夜至三更B自古传法,气如悬丝C未知根本事由D因此便立南北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五祖(于)夜至三更(时),唤慧能(
5、到)堂内B法以心传心,(你)当令(自己)自悟C(如果)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这里)D何以(区分)渐(与)顿4下列王维的诗句中,最能体现受佛家思想影响的一项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D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慧能受法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五祖言:“慧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南能北秀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
6、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夜受法,人尽不知受:给予B若住此间 住:停留C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去:离开D法即一宗,人有南北 宗:派别6对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法以心传心何以渐顿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A和相同,和相同B和不同,和不相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相同,和不相同7下列语句中分句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B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C见迟即渐,
7、见疾即顿D不勉而中,不思而得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祖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害怕别人加害慧能,所以选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密传授金刚经。B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后,宣布慧能是自己的传人,为六祖;同时告诫他本门的秘笈是“以心传心”,要引导弟子们自悟。C弘忍传授完金刚经后,身体十分虚弱,已经到了气如悬丝的地步,为了保护好本门的法器,他要求慧能赶快离开佛堂。D“南能北秀”都属于弘忍一派,因传人有南北分别,所以这样说。神秀大师处北方,故称“北秀”;慧能居南方,故称“南能”。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42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麻雀【第1课时】 北师大版(共2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