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短文两篇-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部编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短文两篇-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部编版 短文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10 分钟 预习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13 短文两篇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我来读课文 阅读谈读书,完成下面小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美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
2、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
3、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2)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2选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阅读选文“读书使人充实皆有特药可医”,说说读书的作用主要体现
4、在哪两个方面。5阅读选文之后,你对读书有哪些新的认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小题。不求甚解(节选)马南邨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
5、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做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
6、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种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
7、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6请简
8、要概括选文的主要观点,并阐释其具体内容。7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8本文指出“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结合链接内容和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链接一: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链接二: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熹童蒙须知辨析音字词 9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高谈阔论 纵观统酬 孜孜不倦 寻章摘句文彩藻饰 炼达之士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咬文嚼字 豁然惯通 因小失大 开卷有益10阅读下面的文字,
9、完成下列小题。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y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你想来得快些,但学得不扎实,结果反倒慢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囫囵吞枣(_) 菜肴(_) 因y(_)废食(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写法是“_”
10、。(3)“循序渐进”中“循”的意思是_。(4)选段主要运用了_、_和_的论证方法。1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怡情(_) 狡黠(_) 诘难(_) 滞碍(_) 阐证(_) 死抠(_)sh(_)猎 zo(_)饰 统chu(_) 劝ji(_) ln(_)加 要ju(_)lin(_)达 吹毛求疵(_) 豁然贯通(_) 味同嚼蜡(_) 狂wng(_)自大12填空。(1)培根,_国哲学家、_家,著有_、_等。(2)马南邨,原名_,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_。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哲学 浅尝 孜孜不倦 狂忘自大B策画 聪颖 修剪移接 欣然忘食C顺畅 承认 豁然贯通 文采藻饰D粗暴
11、 王粲 味同嚼腊 不求甚解1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骨骼(g) 褶皱(zh) 携带(xi)B地壳(k) 劫难(nn) 两栖(q)C潮汐(x) 漂移(pio) 追溯(s)D链条(lin) 陨石(yn) 膨胀(zhng)1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推敲(qio) 藻饰(zo) 诘难(ji) 咬文嚼字(ju)B矫揉造作(jio) 睾肾(go) 阐证(chn) 狂妄自大(wng)C统筹(chu) 狡黠(xi) 提倡(chng) 吹毛求疵(z)D滞碍(zh) 要诀(ju) 伦理(ln) 豁然贯通(hu)16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藻饰(zo) 狡黠(x
12、i) 傅彩(f)B诘难(ji) 咀嚼(jio) 味同嚼蜡(ju)C滞碍(ch) 阐证(chn) 幽居(yu)D轻鄙(b) 粗糙(co) 吹毛求疵(c)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彩藻饰 纵观统筹 读书废时B天资聪颖 滥加粗暴 孜孜不倦C独到见解 咬文爵字 豁然贯通D仔细揣磨 明辨是非 高谈阔论1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 诘难(ji) 傅彩(f) 阐证(chn)B要诀(ju) 怡情(y) 藻饰(zo) 咀嚼(jio)C滞碍(zh) 矫饰(jio) 羡慕(xin) 涉猎(sh)D伦理(ln) 蒸馏(li) 疵品(c) 聪颖(yng)语言表达 19一位同学读
13、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参考处画线句,帮他在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_: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_: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拓展微写作 20微型写作培根的谈读书多处运用比喻论证。如,为了证明“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的观点,就运用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请你确定一种观点,写一个议论性的片段,也用比喻论证来证明此观点。不少于100字。情境预设:逆境成才天才来自勤奋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参考答案1(1)搜寻、摘取文
14、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2)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2排比。突出了读书的作用之多、之大。3比喻论证。运用比喻论证,说明不是所有的书都可请人代读,书经提炼后易丧失大量精华,读者所能获取的知识、信息少,读书的价值与乐趣降低,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代读”的弊端。4示例: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缺陷。5示例: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对各个领域的书都要有所涉猎。拥有良好的读书态度可以帮助人提高修为和修养,拥有更广阔的知识面,为自己的人生增彩;读书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丧失自我;要勤于思考,坚持真理。【分析】1本题考查成语意思。(1)寻章摘句:意思是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95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复习任务群九 任务组七 任务一 必备知识——掌握辨析并修改病句必须掌握的语法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