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37张.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语文 复习 文言文 特殊 句式 课件 37
- 资源描述:
-
1、文言文特殊句式目 录01判断句02被动句03省略句04倒装句05固定句式判 断 句01判 断 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1.“者,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也。”例:“夫战,勇气也。”“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3.“者,。”例:“粟者,民之所种。”“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具体表示法具体表示法4.“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5.用
2、“为、乃、必、亦、即、诚、皆、则”表判断例:“是乃狼也。”(这是狼)6.无标志判断句。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刘备天下枭雄。”注意事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被 动 句02被 动 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在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
3、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 动 句 类 型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2.用“为”,“为所。”表被动。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被 动 句 类 型3.用“见”、“见于。”表被动。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用“被”表被动。例:“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4、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二、无标志的被动句例:“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兵挫地削,亡其六郡”省 略 句03省 略 句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1.主语的省略省 略
5、 句2.谓语的省略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例:“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省 略 句3.宾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动词的宾语省略和介词的宾语省略。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这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此人-为(之)具言所闻”“竖子不足与谋!”省 略 句4.介词的省略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例:“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
6、词“于”。“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倒 装 句04倒 装 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一谓一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1.主谓倒装句2.宾语前置句3.定语后置句4.状语后置句主 谓 倒 装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