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第3课时课件(部编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21 古代 诗歌 五首第 课时 课件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 古代诗歌五首第3课时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CONTENTS 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2必备知识03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课堂小结06学情回顾01积累拓展07教材课后习题08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宋代诗歌登飞来峰和游山西村,感受了王安石为实现理想而无所畏惧的精神和陆游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今天,我们学习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歌己亥杂诗(其五)。学情回顾1.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全诗。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哲理美。3.感受诗人心忧天下之情,树立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远大理想。学习目标龚自珍(17921841)
2、,字璱(s)人,号定盦(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洋溢着爱国热情。代表作有己亥杂诗等。走近作者必备知识龚自珍创作背景必备知识清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为己亥年。这一年,诗人兼朝廷官员的龚自珍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写成七绝315首,题为己亥杂诗。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认真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课文时解决。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己亥
3、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初读课文朗读指导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译文:满怀愁绪看着太阳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奔赴天涯。初读课文疏通诗意广大,广阔。这里形容诗人离别京城时的无限愁绪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指诗人将要去的地方远离京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落花并不是无情之物,它化作春泥培育更多的花。落花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精读课文分析讨论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2.分析首句中写“白日斜”的作用。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夕阳西
4、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途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3.请描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展现的画面。示例:一片片花瓣飞离枝头纷纷坠落,在一丛从花树下堆积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花新苗。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明诗人虽辞官离京,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故被人们传诵。5.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离别忧伤回归喜悦积极的人生态度。己亥杂诗(其五)通过写景表现诗人辞官南归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故里的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