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核心素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核心素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梦游 天姥吟 留别 核心 素养 练习 解析 新人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核心素养练习 一、核心素养聚焦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瀛洲(yng) 天姥(m) 剡溪(shn) 渌水(l)B荡漾(yng) 栖隐(q) 倚石(q) 已暝(mng)C澹澹(dn) 天台(ti) 觉时(ju) 訇然(hng)D岩扉(fi) 魂悸(j) 青冥(mng) 长嗟(ji)【答案】B【解析】“倚”读y。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B.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C.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D.恍惊起而长嗟 恍:恍然,猛
2、然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天黑、夜晚【答案】C【解析】因:依据。3下面给出的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脚著谢公屐 B水澹澹兮生烟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惟觉时之枕席【答案】C【解析】“列”通“裂”。4.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B.忽魂悸以魄动(因惊惧而心跳)失向来之烟霞(原来)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 渌水荡漾清猿啼(凄清)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答案】D【解析】暝:昏暗。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云青青兮欲雨 B.栗深林兮惊层巅C.越人语天姥 D.虎鼓瑟
3、兮鸾回车【答案】B【解析】B项,为使动用法;其余为名词作动词。6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C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答案】D【解析】D没有使用夸张,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将古来万事比作东流水。A.“四万八千丈”夸张地写天台之高。B.“千岩万转”夸张地写出了天姥山的山路曲折。C.“一夜飞度”夸张地写出心情的急迫。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
4、_?”(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和“_”,令人叹为观止。(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6)梦游天姥吟留别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句子是“_,_”。在诗人看来,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7)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答案】(1)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5、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4)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5)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6)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7)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解析】注意正确书写。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
6、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惟觉时之枕席惟:独、只。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怎么。C.恍惊起而长嗟 而:表顺承。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的人。【答案】D【解析】或:有时。(2)第一段运用了衬托手法,下列各句运用的手法与此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答案】D【解析】“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不是衬托,其余都运用了衬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
8、有意仿效之。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答案】D【解析】没有“颓废”,没有“消沉”。(4)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五岳等山川,有何用意?【答案】(1)首先以“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难得来衬托天姥山的可睹、可寻,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2)诗人将天姥山与五岳、赤城、天台山进行比照,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入云,五岳、赤城相形见绌,万丈天台拜倒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的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山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种
9、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世界。【解析】分析时,要联系写“瀛洲、五岳” 等山川的内容,找出其特点,与天姥山进行比对,看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天姥山的哪些特点。如文中“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联系下文“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是以瀛洲的难求对照衬托出天姥山的“或可睹”;文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台本身就高,但面对天姥山却要拜倒在脚下,这是用的夸张和衬托手法,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二、学业质量测评基础练: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五岳剡溪渌水荡漾青云梯B层颠列缺丘栾石扉水澹澹C倚石青冥訇然魂悸忽已瞑D长嗟浩荡霹雳崩崔谢
10、公屐【答案】A【解析】B项,颠巅,栾峦。C项,瞑暝。D项,崔摧。2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给语文老师赠送对联,下面最恰当的一副是(4分)()A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B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C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D杏坛文章传承远楼观道德浸润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送给医生的,“杏林”“桔井”分别出自“虎踞杏林”“龙蟠桔井”的故事,皆用于医生,最好是中医;B.对联常见于古琴古筝,也见于农村戏台;C.适合老师送给学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均为有时。B项依据/沿袭,接续。C项暂且,姑且/并且
11、。D项比/自,从。4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如花,则 。A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B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D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性和修辞的运用。题中将唐诗、宋诗比作花,根据花的内涵、意蕴判断“芍药海棠”是“浓花繁枝”,“寒梅秋菊”是“幽韵冷香”。再根据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及宋诗“以意胜,故瘦劲”的特点,可选A项。5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040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