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2685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8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语 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 2022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1 十二 教案 新人
    资源描述:

    1、11 论语十二章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2.品读理解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中丰富精彩的语言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2.品读理解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资料助读法、自主学习法、研读品味法、知识梳理法教学过程展示:一、新课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

    2、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二、走进课文(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展示课前预习)【孔子思想】政治思想: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都是他的做人准则。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二)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朗读停顿。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美,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句间停顿。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正音论语(ln)人不知而不愠(yn) 曾 (zng)

    3、 子逾(y)矩(j) 不思则罔(wng) 不学则殆(di)不亦(y)说乎(yu) 三省(xng)传(chun)不习乎为(wi)人谋一箪食()曲肱(gng)笃志()好之者(ho)如斯夫(f)不惑(hu)朗读指导【朗读停顿提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生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全班评议。全班齐读。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试着疏通文意,标画疑难

    4、词句,然后针对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先同桌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全班交流。同时教师将有针对性的对文中的一些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进行指导。然后同位合作对译全文。【课堂检查】(1)通假字不亦说乎(通“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古人常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古今异义学而时习之古义:时:按一定时间;习:复习。今义:时:时间;习:学习。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日:每天;三:泛指多数。今义:日:一日;三:数词,三。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善者:优点;从:跟从(学习)。今义:善者:善良的人;从:跟从。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

    5、可能,许可。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学而不思则罔古义: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思则殆古义:疑惑。今义:危险,几乎。饭疏食饮水古义:疏:粗劣;水:冷水。今义:疏:疏通、疏散;水: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一词多义为人谋而不忠乎(动词,替)为可以为师矣(动词,成为,做)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而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不亦乐乎(愉快,快乐)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意动用法,以为乐)乐在其中矣(乐趣)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其人不堪其忧(

    6、代词,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代词,他的)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文言句式固定格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乎”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反问句式,译成“不也吗”)倒装句一箪食,一瓢饮(倒装句,“食”“饮”后置,应是“食一箪,饮一瓢”)判断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判断句,“也”表判断)省略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第二个“其”前省略了动词“择”)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句,“知”后省略了“之”)一箪食,一瓢饮(省略句,“一”前省略了主语“颜回”)可以为师矣(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之”)3.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问题,并圈点勾画相关信息。这十二章论语分别阐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道理?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讨论展示】论语十二章分别阐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等三方面的道理。阐述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

    8、又要从反面吸取教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阐述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阐述品德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三军可以夺帅

    9、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扫除了阅读障碍,把握了重点词句的含义,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内容。下节课,我们再研读品味该文。(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 2.对译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背诵课文。先指名背,再全班齐背。2.指名检查课下注释。(二)研读品味,合作探究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请同学们从十二则中,找出你深有感触的一则,说说你的理解。要求:先自由默读全文,锁定自己深有感触的句子,与同位交流评析,再学习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展示。【讨论展示】学生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是

    10、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学生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继而“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用了三个疑问句,形成排比句式,同时加强了语气。“吾日三省吾身”总述本段内容,下文是反省的内容。曾子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诚实、诚信、学习。学生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段话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温故”是“知新”的基础,

    11、“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关键是“知新”。讲了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学生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我们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我们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我们读书学习也一样,光听课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不会掌握规律,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光不切实际的想,也是胡思乱想,也不会学到知识与本领。学生5: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虽然

    12、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受不住诱惑或经不住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学生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用不道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这样的行为不是君子所为,是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学生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来比喻时间的飞逝,生动形象地指出时间的宝贵。时光易逝,我们应珍惜时间。学生8:三

    13、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三)深入理解1. 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讨论展示】“浮云代表的是孔子的一种精神境界,表示对一切的实物都无欲无求的人生观。而浮云则代表着风吹云散的意思。换而言之孔子眼里除了他本身云表飞扬的高洁心态,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于他心中。2.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讨论展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镜”率最高,约一百多次。孔子认为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人和睦相处的人

    14、,还有一个重要的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他应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喻于义”。3.这十二章语录在内容上、文字上有什么特色?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讨论展示】这十二章语录不仅内容丰富,文字上也别具特色。比如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连用三个反问句,把学习的乐趣和所达到的境界层层展开,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这十二章语录对学子的勤奋自励、谦虚进取,学习方法的机敏灵活,品德修养的自律豁达,论述得言简意深,富有哲理。它像一个路标,给每位求学之子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五)拓展延伸1.现代社会是

    15、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讨论展示】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与“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这些思想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交的今天,仍然发挥着巨大

    16、的作用。2.积累出自本课的成语(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3)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4)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7)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8)富贵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六)课堂小结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

    17、深,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最后师生用响亮而优美的诵读声迎接轻松快乐的课间十分钟!(七)课堂板书论语十二章以学为乐,培养兴趣谦虚好学阐述学习态度: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教训珍惜时间强调复习阐述学习方法:学思结合宽以待人)忠实守信)顺心而为)阐述品德修养:安贫乐道坚守志向)博学仁德三、布置作业1. 背诵全文。2. 默写全文。四、推荐阅读篇目论语五、教学反思教读本课,我有如下心得与反思: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切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采用多形式教学,灵活运用了朗读法、讨论法、品读法,辅以多媒体教学辅助法和课前预习法。2.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68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