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22 高考 语文 复习 小说 阅读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小说阅读考点一 情节结构 考点诠释 小说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时间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 备考方略 欣赏小说情节结构的方法 小说的情节是由特定的情节单元或叙事单元构成的。不同的小说篇章,其情节单元的构成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情节结构类型,不同的情节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叙述特点和审美功能。欣赏小说情
2、节结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分析情节运行模式 分析小说情节必须注意小说情节的常见模式。情节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2.注意分析小说情节设计的技巧 小说家为了更好地创造小说的艺
3、术效果,往往会注重情节安排技巧的运用,常见的技巧有: (1)节奏是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情节的进展也应该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2)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构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3)串联是指两个或多个并无时空联系的事件组合起来,在相互对比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这实际上与电影蒙太奇很相近,如果两个事件的组合没有生成超越两者的第三种意蕴,这一串联就不能算成功。 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时离时和,、互动相成的复杂关联。 (4)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
4、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在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所谓“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式形成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 (5)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抑或、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3. 注意分清情节发展的基本要素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是叙事性文艺作品情节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有的作品在开端前有序幕,在结局后还有尾声,分析情节的基本要素,有助于理解主题思想的表现过程,有助于分析结构和人物。 4.注意分析情节对表现人物、主题
5、思想以及对整个故事情节构成的作用 情节安排看来是个结构问题,实质上也是个人物塑造、表现主题的问题,因为情节的发展就是典型人物的变化和成长的历史,也就是揭示主题的过程。因此分析情节构思要注意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 (1)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2)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3)对整个故事情节构成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总体上说,小说的结构大都是根据时间的顺序和情节发展的阶段性来安排的。尽管每篇小说的结构方式都不是按照固定的格式确定的,但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从半道说起,然后用插叙的方法交代事
6、情的来龙去脉。二是概括写生活的长过程,甚至写人物的一生,从头谈起。分析小说的结构还要注意弄清小说的情节线索。小说中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个场面,都是由情节线索贯穿起来的。有的小说以一件事情的演变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有的以一个具体食物为线索。 考点二 小说主题 考点诠释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
7、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管臆断。 备考方略 1.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 (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题目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设置了悬念。 题目就是小说的线索。 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在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
8、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的前提下,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2.掌握概括小说主题的基本答题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通过描写,表达了(赞扬了、鞭挞了、批判了、揭示了等) 考点三 人物形象 考点诠释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 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