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名校押题精选古代诗歌鉴赏通用版(原卷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 名校 押题 精选 古代 诗歌 鉴赏 通用版 原卷版
- 资源描述:
-
1、押题精选05 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与主观题之间具有层次性。客观题注重对诗句的基本理解,主观题考查深层次理解,尤其是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分析,这样由浅入深设计题目是为考生搭建答题的阶梯,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选材。整体看来,近年古诗词鉴赏考查的题材主要是唐宋诗词,这是由唐宋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地位决定的。作家作品。无论是名家还是非名家的作品,出于公平性的考虑,所选的作品一定符合浅易原则并且是绝大多数考生所不熟悉的。对比鉴赏偶有出现,不失为未来命题人的一种新选择。对比鉴赏主要是选择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两首诗词,要求考生在阅读后,就两首诗词某方面的异同做出对比分析。注重联系教材,重视综合考查。注
2、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的记忆熟练的程度,还考查考生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也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一、(2022广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过文登营戚继光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注】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今山东文登市东)的营卫。此诗为作者巡视山东半岛东部海防营地时作。秦代石,指秦始皇东巡至文登山所立纪功之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诗题,叙事写景,既写出了诗人乘船出海巡视海防的将帅风
3、采,也写出了所见沿岸村落宁静的晚景。B颔联紧承首联描写春色掩映的城墙、海风吹送的军号,“谁将”诘问句,表现了诗人见到文登春色的惊喜之情。C尾联抒发感慨,点破主题。遥远的海外还有一些国家对我国并不友好,因此决不能忘记这些危险而虚度年华。D本诗语言自然平易,感情朴实流畅。诗人对历史盛衰的思考以及对报国之志的抒写都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2这首诗的颈联感情丰富,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的。二(2022江西萍乡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初除浙江,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元稹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暖共游。我有
4、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注】此诗写于诗人由同州升任浙东观察使之时。双旌,朝廷赐予观察使的旗幡。兴庆,即兴庆宫,唐玄宗所建行宫。命妇,古代受封号的女子。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将“嫁归巴地”与“今上越州”对举,委婉道出“妻有阻色”的原因。B颔联叙写妻子于兴庆宫受封命妇班首而自己就任要地,流露出踌躇满志之情。C颈联想象海楼旁翡翠和镜水上鸳鸯雌雄相伴悠闲和美场景,颇具画面美感。D尾联直陈自己内心感受以及对君主无复他求的强烈愿望,尽显人臣之赤诚。4请结合全诗从情和理两方面具体分析诗人是如何“晓”妻的。三(2022辽宁大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酬淮南廖参
5、谋秋夕见过之作刘禹锡扬州从事注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初服已惊玄发长,高情犹向碧云深。语馀时举一杯酒,坐久方闻四处砧。不逐繁华访闲散,知君摆落俗人心。注扬州,唐代淮南节度使治所;从事,是唐代参谋等幕职的泛称。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察觉自己的过错之后,写作此诗来赠答淮南廖参谋,表达自己的歉意。B“高情”句与诗人“便引诗情到碧霄”句,皆将想象驰于碧空,有旷远之感。C诗人与廖参谋月下吟诗对饮,闻砧声四起方觉时间之久,可见彼此相谈甚欢。D作为酬赠之作,本诗在质朴无华、自然流畅的语言中蕴含了作者真挚的情感。6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四(20
6、22浙江嘉兴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代东门行(南北朝)鲍照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7诗歌首句隐含了“_”这一成语,“丝竹徒满坐”中的“丝竹”指代_。8赏析本诗的抒情艺术。五(2022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河湟杜牧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
7、人。【注】河湟是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安史之乱后,驻守河西、陇右的军队被抽调去平叛乱,吐蕃乘机占领了河湟地区。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宰相,曾上书朝廷,对西北边防措施多所筹策,后因事被捕下狱,诏令自杀。借箸:史记中,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后用这一词表示代人筹划。衣冠就东市:指汉景帝时晁错任御史大夫,对于削藩有好建议,却因皇帝听信谗言,仓促错杀,“衣朝衣,就东市”。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河湟”地名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诗歌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B前四句全部叙述事件,不着议论,但要表达的是非鲜明的爱憎情感却溢于言表。C颈联写河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七色光一(共23张PPT)_教科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