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着惊海天教案(部编八上语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着惊海天教案部编八上语文 一着惊海天 教案 部编八上 语文
- 资源描述:
-
1、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的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特点。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3.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4.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2.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辽宁舰的图片资料、有关“通讯”知识的资料和本课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给学
2、生出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融入本则通讯写作的意境。(出示课件1)你认识图片中的航母吗?没错,它就是辽宁舰。 多少年来,航母建设一直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2012年11月23日,备受瞩目的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这艘举世期待的航母就是中国首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辽宁舰。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过程。教师板书课题: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出示课件3)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教师展示相关知识的课件,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1)文本知识(出示课件5)辽宁舰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一艘
3、可以搭载固定翼战斗机的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辽宁号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号正式更名为辽宁号,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2)文体知识(出示课件6、7、8)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
4、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和消息一样,通讯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的特点: 完整。通讯可以报道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纵的角度)或一件事物有联系的多侧面(横的角度),比消息要完整。 详尽。消息简洁明快,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情节简单,通讯则要求比较详细地报道事件的具体过程,展开情节,说明前因后果。为了表达主题,要有故事、有细节、有起伏,材料丰满。生动。通讯要写得形象生动,除叙述之外,可以运用描写、抒情等写作手法,比喻、摹状、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来刻画人
5、物性格,但不能有文学创作的虚构。 容量大。消息内容比较单纯,篇幅有限。通讯则内容丰满,篇幅较长。消息一般在一千字左右,通讯可以长达数千言。消息以新取胜,短而快。通讯以感动人取胜,篇幅长一些、时间晚一点儿都是允许的。通讯比消息的容量要大,适应范围更广。(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课的内容做准备。(出示课件9)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获得我国将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消息后,本文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到辽宁舰上。在现场,记者获准进入辽宁舰舰岛塔台这一最佳位置采访,并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6、的全过程。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10)教师提示:注意“镌”“殚”的读音。(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11)教师提示:“载”表示“年、记载、刊登”的意思时,读zi;表示其他意思时,读zi。(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课件12)(4)解一解词语。(出示课件13、14) 娴熟:熟练。 镌刻:雕刻。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浩瀚: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 咆哮:(猛兽)怒吼。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震耳欲聋:耳朵都
7、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教师提示:“一丝不苟”不能用于形容头发一点儿都不乱,切忌望文生义。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并找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几个主要环节。(出示课件15)(教师巡视,学生讨论。)学生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学生2: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展开讨论,在课本中找出正面描写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景的句子,并且勾画,然后认真品读。(出示课件16)1.语句呈现:(出示课件17)
8、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修辞手法、句式、词语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学生:画线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舰载战斗机着舰难度很高。2.语句呈现:(出示课件18)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学生1:这段话对舰载机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2:把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在空中滑翔时的轻巧和
9、灵活。3.语句呈现:(出示课件19)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预设: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4.语句呈现:(出示课件20)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教师:同学们,来看看我展示的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再分析一下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学生1:这段话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学生2:这段话中的“震耳欲聋”“轰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