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22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11古代诗歌鉴赏.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化指导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22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11 古代诗歌鉴赏 优化 指导 新课 全国 2022 高考 语文 复习 课时 作业 11 古代 诗歌 鉴赏
- 资源描述:
-
1、【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22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11 古代诗歌鉴赏建议用时100分钟满分132分实际用时得分1.(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1)这首诗的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也有人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6分)答案:(1)描写榴花不正面写,而从榴花给人的感受来写,侧面烘托出榴花的绚烂多姿。(2)喜爱之情:五月里石榴花开时,如火似霞
2、,夺目耀眼,有的花已经结子,隐约枝头,苍苔斑驳,落英缤纷,可喜的是没有车马来践踏、碾压。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怀才不遇之情: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以花开之美暗喻才华横溢,以“可怜此地无车马”暗喻才华不被赏识而无法施展,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慧眼识才俊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2(2022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5分)(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
3、否矛盾?为什么?(6分)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3(2022临川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5分)(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
4、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答案:(1)诗中描写了诗人谪居僻野、晓来耕作、夜来行船、放歌楚天的闲散、宁静的隐逸生活。(2)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百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4(2022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11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
5、):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5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1)高洁(或“超越世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5(2022渭南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寒食夜韩偓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1)施补华岘慵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
6、第三句。”这首诗第三句见景思人、托物记事,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2)这首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6分)答案:(1)诗人在轻寒尖风,春意正浓的寒食之夜,看到无人嬉戏的秋千斜搭绳索,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思念日间在良辰美景之中手握纤手,共荡秋千的意中人。留连怅惘、温馨缠绵,不禁抬头瞻顾细雨朦胧中的远方楼阁。(2)诗的前两句采用了烘托的手法,是为第三句布景设色的。第一句先为全诗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第二句又涂抹上一层浓艳的色彩,形象的烘托出了诗人既留连怅惘、又温馨缠绵的复杂情感。6(2022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岁暮唐杜甫岁暮远为客,
7、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6分)答案:(1)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2)借代,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59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屈原(节选)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