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4 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4 苏教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综合 能力 测试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6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归(xng) 无(g) _ 赏心(yu) 目 天(y) 海角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铐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耸然的走出了。今年岁篷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反老还童之感。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今夜月明人尽望,_。 (_十五夜望月)我欲乘风归去,_,_。但愿人长久,_。 (苏轼_)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2、。青山有幸埋忠骨,_。 (杭州岳墓对联)4“走进图书馆”语文实践活动,小林看到高高的书架,密密的书册,有点不知所措。假如你要向他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你准备怎么说?(注意:说话内容要切合作品本身的特点)(4分)_5七年级(3)班准备就“节日文化”为话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工作:(4分)组织者给你的任务是写一条富有感染力的鲜活标语,你提笔欣然写道: 活动有一个调查的环节,你的调查专题是 活动中因喜欢什么节日文化发生了矛盾,于是展开了一场辩论:a喜欢西洋节日文化。理由: b喜欢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理由: _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分)阅读我的思念是圆的
3、,完成69题。(共10分) 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6一个人的思念是抽象的,也是无形的,可诗人为什么说“我的思念是圆的”?(2分) _7诗人在第一节末尾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些什么?”你能回答想起些什么吗?(2分) _8诗人为什么要在第二节“我的思念是圆的”后紧接一句“西瓜、苹果都是圆的”?(2分) _9诗人在这旨诗中是否只表达了中秋时节对亲人的思念?请谈谈你的理由。(4分) _ _阅读社戏选段,回答1
4、013题(8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10第段中四个“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_11第段“松柏林早在船后了”中“早”字能说明什么?(2分)
5、_12选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_13你能体会在“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时“我”的心情吗?(2分) _阅读本命年的回想选段,回答1417题(12分)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
6、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14. 第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_ _15想一想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享一年的劳动果实之外,还寄托着怎样的期盼?(2分) _16第段末尾画线句中为什么既说“舍不得吃”又说“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这种特殊的感受你是否有过?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感受到的?(3分) _17选文中介绍了哪些过年的风俗
7、?你的家乡过年时还有哪些风俗?请介绍一两例。(4分) _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823题。(14分)打 春打春,就是立春。立春,是春回大地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再没有比立春更让人这么喜气洋洋的了。立春带着温暖不声不响就扑进了千山万水,融入了千家万户。风变柔了,柔得像婴儿那绵绵的嫩手,拍打到哪儿,哪儿就有甜甜的声响;雨变酥了,酥得像是蓄满了养分的香油,落到哪儿,哪儿的禾苗就长了劲地生发;天变暖了,暖得屋外也像是农家冬日里烧热的大炕,娃儿们吆三喝四地翻跟斗,蹦高高真好的春天,是从立春开的头、起的步。可为啥咱那父老乡亲要把立春喊成打春!乍一听,弄得人心里怪别扭的。打,打架、打闹、打仗为啥要把一个慈眉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