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类型专题12谏逐客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培优精品课件 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3233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01.9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题12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培优精品课件 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 专题 12 逐客 教学 设计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同步 精品 课件 统编 必修 下册
    资源描述:

    1、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本文的作者-李斯。了解秦时历史,弄清楚赢政逐客的缘由。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运用开门见山的谏说方法。在议论文中掌握史实论证、类比论证、正反论证。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运用铺陈、排比、 比喻等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分析作者李斯的人生起伏,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译文: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

    2、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李斯的人生哲学,环境决定人的命运。二、 知人论世1、 作者李斯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任廷尉,后任丞相。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主要成就,政治上废除分封

    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社会方面修驰道车同轨,为秦一统天下做了巨大贡献。争议:妒杀韩非子;焚书坑儒;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2、 李斯列传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李斯列传的社会政治背景是极其广阔的,实际上几乎涉及了整个秦王朝的兴亡史,而秦王朝的兴亡,与李斯又有很大关系,如李斯谏阻逐客,总结了秦国重用客卿、变法图强的历史经验,实际上提出了不论国别、用人唯贤的总方针,秦始皇采用这一方针,二十余年,竟并天下。该传在文学上的主要特点是以心理描绘见长,举例如本传一开始,作者选取了李斯早年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事件,就是他看到了厕所中的老鼠和粮仓中的老鼠,同

    4、为鼠类但境遇不同,由此认识到人也同老鼠一样,有出息与没出息,是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意思也就是,爬上高位的自然有出息,沦落下层的自然没本领,表现了李斯倾慕富贵荣华的心理。该传几乎囊括了李斯大部分重要文章,这些文章除了具有其自身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之外,主要对揭示李斯其人的性格、心理和整个为人有重要作用。例如谏逐客书,表现了李斯的才华、智慧和真知灼见,而上书对二世,则表现了他贪图禄位而阿顺苟合的性格特点总而言之,尽管作者对李斯的为人是不赞成的,但对他的描写和评论却是客观、公正的。3、 选文背景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

    5、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译文:正逢有个韩国人郑国来秦国做间谍,以开凿河渠灌溉田地为名义,不久被发现了。秦国的宗室大臣都对秦王说:“诸侯各国来侍奉秦国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到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大王)把诸侯各国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商议驱逐的名单中。李斯就上书:秦王于是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终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的官位升到廷尉。经过二十多年,秦国终于吞并了天下,推尊秦王为皇帝。任用李斯做丞相。4、 相关资料 在秦国发展史上,截至秦王赢政,共计出现过37位君主。其中最有

    6、作为的有四位,就是文中的四君。和其他诸侯国相比,秦国发展起点较晚,第一位先君秦非子是在公元前800多年替周孝王养马而获得封地。直到第五位君主秦襄公,在公元前779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杀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因此被封为诸侯。此后八代君主,都在所获得的地内与当地的原住族西戎各部展开拉锯战,终因国小地贫无大成就。真正使秦国稳固霸业基础,并且最有作为的君主,第一位要属秦缪公。秦缪公强国称霸最突出的策略就是八方求士,广纳人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此举竟然使周襄王派人送来金鼓致贺,承认其为西方诸侯之长,秦国

    7、由此成为傲视中原的西方大国。此后秦国的十六位君主,都未有过多少建树。直至秦孝公继位,招贤纳士,“用商鞅之,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现在评议法家策略,主要就是推举商鞅提出的奖励耕战、变法强国。因为当时的社体制是井田制、奴隶制,耕者没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而秦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从青铜器过渡到铁器,生产关系也亟待彻底变革,商鞅虽非秦人,但是他所推行的变法因为适时而且有效,很快就得到了秦国上下一致的响应。第三位在秦国历史上扩张最盛者当属孝公之子秦惠王,从他改称的名号就可得知秦实力的发展和壮大。“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

    8、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值得称道的是,秦惠王采用客卿张仪的连横之计,张仪则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利用矛盾,陈说利害,居然得时、得势、得利、得逞其能,逐一分化和瓦解六国的合纵策略,各个击破从而为秦国获得了利益最大化,而且避灾、避祸,退身自保,不能不说这是张仪的智慧使然。第四位有作为的君主是秦昭王,是秦惠王的次子。他的业绩主要表现为启用客卿范睢,驱逐了曾为秦相的同母异父弟穰侯以及舅父华阳君,并且坚决地废掉专权的生母宣太后,强化了王室权柄,铲除了豪门权贵。由此可见,“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

    9、成帝业”,而这时距离秦王赢政的继位,已不到四年。以上是秦君用客卿建功的史实。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0、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三、 课文品读1、疏通文意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11、。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译文: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

    12、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

    13、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译文:如今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

    14、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宫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人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

    15、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功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大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

    16、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译文: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侍奉诸侯,使

    17、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译文: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2、 文言积累(1) 通假字遂散六国之从(从,通假字,通“纵”,合纵。)四君却客而不内(内,通假字,通“纳”。)而陛下说之,何也?(说,通假字,通“悦”。)西蜀丹青不为采(采,通假字,通“彩”,彩饰。

    18、)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傅,通假字,通“附”,缀着。)(2) 词类活用至今治强:古今异义,这里是形容词,指安定,今译是动词,治理。西取由余于戎。:名作状语,向西西并巴蜀:名作状,向西使之西面事秦:名作状,向西使之西面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蚕食诸侯:名作状,像蚕一样娱心意、说耳目者:使动,使娱(3) 特殊句式东得百里奚于宛:状语后置遂霸西戎:省略句,省略“于”国以富强:省略句,省略“之”百姓乐用:被动句,乐于被用东据成皋之险:定语后置江南金锡不为用:被动句。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二) 理清脉络 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直接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一开始就说明自己上书的

    19、用意与立场,一针见血,马上就能吸引住秦王的目光。接下来回顾历史。正面谈历任秦君任用客卿成就功业的史实,进而得出结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紧接着,反面假设不任用客卿的结果,“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第2段,关照现实。指出:秦用外国之物,却不用外国之客卿。先谈秦王“重物”。第一层正面铺陈秦王喜爱的各国珍宝,并指出,“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第二层再谈“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后果。第三层从秦王喜好的外国音乐入手,得出结论:“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接着谈秦王“轻人”。指出了秦王“重物轻人”的结果:第一,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

    20、在乎人民也。第二,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正是这一结论切中秦王心底,影响了秦王的决策。第3段,继续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强者应取天下为己用而秦王却反其道而行之。第4段,照应开头,再次强调:“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三) 难点突破主要从整个篇章论证的角度对文章所论三个层面、两个重点、一种心理加以探析。1、论证三层面:(1) 关于历史层面。学生就历史层面分析逐客令的错误。在历史的层面上,李斯列举了秦国历史上四位国君重用客卿成就自我功业的史实,说明客卿对秦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来反驳逐客之不当。“缪公求士”“用之”,于是“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

    21、商鞅之法”,于是“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于是“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于是“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点拨:由此,李斯总结道:“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尽管李斯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但因是举例论证,这是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的史实,当然是令人信服的。(2) 关于现实层面。学生就现实层面分析逐客令的错误。提示:李斯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阐明秦王重外来之物而轻外来的人才,在物与人的取舍标准上是不统一的。学生研读、分享:李斯首先采用铺陈手法,说明秦王所珍视的宝玉明珠、名剑良驹、翠凤灵鼍、犀象之器、赵卫之女、郑卫新声

    22、、韶虞古乐等,“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说到底,“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换言之,对于物品,秦王选择的标准是只要适用而已,并不考察它们是否秦国本土出产的,而“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对人的取舍则以出生地为标准,而不着眼于他是否有才能,显然秦王在用人与用物的标准上是矛盾的。点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人才最重要,没有人才,就很难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李斯明确指出秦王“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用激将法来引起秦王警醒。(3) 关于未来层面。学生就未来层面分析逐客令的错误。提示:未来层面上,李斯主要运用了演绎推

    23、理的方法阐述逐客令实施将会带来的危害性。学生品析、分享:文中写道:“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也就是说客卿在秦国得不到任用,他们必然要到别国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这一方面帮助了别国增加了别国的力量:另一方面因为客购秦国被驱逐出去的他们就会滋生复仇的心理借助他国力量报复秦国如此秦国就会在被攻击的危险,这时想要保全秦国,也就很难了。(4) 小结:整篇文章以时间为维度从历史、现实来三个纵向的层面分析了逐客令主施的种种不当之处。在历史层面分析了逐客使秦不能富强,在现实层

    24、面讨论了逐客使秦无力统一天下,在未来层面推演了逐客将使秦弱敌强,甚至走向亡国的境地。全文以时间为维度,从历史、现实说到未来,体现了较严密的逻辑性。在时间维度上文字表达本身就有显性提示,说到历史时用“昔缪公求士”提领,“昔”字显然指向历史,论到现实时用“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提领“今”字显然指向现实;设想未来时虽无明确用时副词表述,但最后一段所论逐客如实施必带来“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恶果的推理,显然指向的是未来。可见,作者行文时经过深思熟虑,这三个时间维度的表现使行文脉络非常清晰。2、紧扣两个重点:“纳客之是”与“逐客之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都意在表明驱逐客卿的命令是极其错误的。全文运用正反对

    25、照手法,对这两个重点反复加以分析。在历史层面,通过列举的方式说明秦国“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为的就是突出“纳客之是”,说明任用客卿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又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笔锋一转,“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说明拒用客卿就不会成就历史上强盛的秦国,也就强调了“逐客之非”。在现实层面,说明了秦国“色、乐、珠玉”之所以如此丰盛,那是因为它善于接纳外来之物而不论其出产地的缘故,从类比论证方法来说,对待人才也应当如此,暗示性地表现了“纳客之是”。接着笔锋一转,直指秦王重物轻人,而人才是辅助君王统一天下的重要力量,故而不用客卿这

    26、样的人才,显然“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也就强调了“逐客之非” 。 在未来层面,首先阐明了君王治国的一般道理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阐述在治国理政上任用人才不应有国界之分,从而表明了“纳客之是”;然后层层推演,说明驱逐客卿可以让国家走向危亡,从而再次强调了“逐客之非”。点拨:综观全文,作者紧扣“纳客之是”与“逐客之非”这两个重点,旨在突出客卿对于秦国的重要性,行文之中采用了对照的方法,正正反反,这既有助于问题的深入展开,强化了论说的鲜明性,同时又使得文章腾挪跌宕,纵横捭阖,常中有变,颇有波澜声色。3、解读秦王建立

    27、帝业的心理。 李斯毕竟是臣子,同时又在被驱逐的客卿行列,要想游说君王废除逐客令,可谓难上加难。无论文章结构如何严密,说理怎么透彻,如果秦王是一位碌碌无为的庸君,上谏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李斯深知赢政是一位胸怀一统天下理想的有为之君,故文中终抓住秦王建立帝业的心理,其所分析的“纳客之是”与“逐客之非”才能为秦王所接受,特别是“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一句,可以说直接点醒了秦王,潜在地告知秦王不要忘记建立帝业的理想。 李斯并非一般的秦国大臣,他也是被驱逐的客卿,如果直接劝谏秦王撤销逐客令,自然会引起秦王对李斯上谏是为了个人私利的猜忌。李斯极为聪明,尽管私底难免有个人利益考虑,但是全文不见“斯”

    28、(即“我”)字,丝毫没有为个人考虑的文字表达,通篇是站在秦王(秦国)立场上为秦国利益出谋献策,层层剖析逐客的错误,当然能够引起有一番雄心壮志的秦王的注意,尤其把逐客的恶果一层比一层说得严重,直至有亡国的危险,这样就彻底动摇了秦王执行逐客令的决心。点拨:清人余诚盛赞谏逐客书“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可以说,李斯全文紧紧抓住了秦王赢政勃勃雄心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战术。换而言之,谏逐客书能够取得理想的游说效果,最终让秦王放弃了逐客令,与秦王赢政意在建立帝王之业的雄才大略也有很大的内在关系。 刘勰的评论-“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

    29、此上书之善说也。”(文心雕龙论说)。刘勰赞赏的是李斯在文中善于抓住人主的心理进行游说。 四、 深入拓展(一) 文类特征1、结合以下四人对谏逐客书的评价,体知本文的篇性特征。(1) 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2) 中原诸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犹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深得作文之法。李涂文章精义(3) 细玩行文,落笔时胸中必有一段无因见逐、不能自平之气。故不禁其拉杂错综,忽而正说,忽而倒说,忽而复说,莫可端倪,如此所以为佳。 林云铭古文新义(4) 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如上书谏逐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2、以“书”

    30、为体,认识类性。以谏逐客书为例,探究总结“书”的文类特征。(由特殊到一般)上面分别讨论了三个问题,即“李斯目的是否已经达到?”“秦王为何会接受李斯的谏?”“李斯是如何展开自己的论证的?”请思考并认识“书”的实效性、针对性、论断性的文类特征。(1) 实效性(李斯目的已达到,凭此上书,使秦王阅后当即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由此可总结出“书”讲求实用,注重效果的特征)(2) 针对性(秦王为何会接受李斯的谏?原因在于李斯避开起因不谈,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从民生国计出发,揣摩秦王的愿望与想法,始终迎合着秦王的心理需求。由此总结出“书”的针对性特征)(3) 论断性(李斯是如何展开自己的论证

    31、的?由古至今,由轻到重,步步推进,既有有力的“论”,又有“窃以为过矣”的决断。由此总结出“书”的论断性特征)(二) 读写结合按照现今作文评分标准,这是一篇高分作文。细细品味这篇“高分作文”的论证过程,看一下李斯是如何运用各国的关系进行说理的。1、按照议论文结构五步法(观点句-观点解释句-例句-例子解释句-观点总结句),老师示范划分文章第1段结构(观点句-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观点总结句),讲解第1段论证方法。2、总结第1段:给这段作文”打高分的依据是:开门见山:“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提出中心论点。举例论证:引用秦国历史上的历代君王,证明客卿对于秦国发展的作用。例证贴近观点:反面

    32、论证了四代秦君不“逐客”、重用客卿而使国富兵强的史实。得出结论:“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由到过渡自然。3、 思考分析议论文结构与观点的方法与过程。小结“作文亮点”论证方式多样:举例论证(今):切合观点,充实典型,通过多个排比铺垫,文势充沛,结论极具感染力。道理论证:使论证深入,增强说服力。比喻论证: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正反对比论证:论证更加严谨,突出论点。效果:感情强烈、充沛,引起共鸣。4、总结本文整体结构。第1段与第2段是由古至今举例论证;第3段则是紧承上文讲道理,进行道理论证;后一段与前文一一对应,进行总结收束。5、总结议论文写作方法及作

    33、用。举例论证:切合观点,充实典型;比喻论证:具有感染力;对比论证:论证更加严谨,突出论点;整体结构: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一一对应。6、牛刀小试 根据要求写一篇小短文。要求:事实依据与理论依据结合,运用因果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方法,字数在300-400之间。 2月2日,大理市卫生健康局发出的应急处置征用通知书引发社会关注。通知书示,为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经大理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对从云南省瑞丽市发往重市的9件口罩依法实施“紧急征用”。通知书还称,被征用人应在收到补偿通知之日起一年内,向大理市卫生健康局提出应急补偿申请。逾期未提出申请且无正当理由的,祝放弃受偿权利。另据媒体报道,大理市在扣下这批物资后,重庆方面曾发函索要,但由于口罩已经分发使用,无法追回。(人民网)若你为大理市卫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员,2月2日你从同事口中得知此事,准备写篇谏征用物资书恳请领导重新商议此事,你会怎样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12谏逐客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培优精品课件 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23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