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八下古诗词预习之蒹葭-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3 八下古诗词预习之蒹葭-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 专题 13 古诗词 预习 2021 寒假 年级 语文 衔接 训练
- 资源描述:
-
1、专题13 八下古诗词预习之蒹葭蒹葭诗经【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简介】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
2、语义的往复推进。【注释】(1)选自经秦风。蒹葭(jinji):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2)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3)为:凝结成(4)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5)伊人:那个人。(6)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7)溯洄(shu)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跟随,这里指“追寻”的意思。(8)阻:险阻,难走。(9)溯游:顺流而涉。游,通“流”,指直流。(10)宛:仿佛。(11)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12)晞(x):晒干。(13)湄(m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3、14)跻(j):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15)坻(ch):水中的小洲或高地。(16)采采:茂盛的样子。(17)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18)涘(s):水边。(19)右:弯曲。(20)沚(zh):水中的小块陆地。【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
4、发完毕。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练习】一、基础练习。1蒹葭中用反复咏叹的形式营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执着、热烈的相思之情的语句是: , , 。2填空。(1)溯游从之,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蒹葭)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4.对下列诗句
5、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2届高二语文课件:《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