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出塞7 鄂教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13116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6.4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出塞7 鄂教版 六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出塞
    资源描述:

    1、出塞教学设计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教学目标: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2、初识诗歌中的“互文”与“用典”写作手法。3、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体会语文

    2、学习的快乐,掌握感悟古诗的方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

    3、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歌。2、预习要求:读熟诗歌,了解大意;背诵诗歌,试着默写;了解王昌龄生平,了解边塞诗及其背景。教学构想:引入:诵读已晨

    4、诵的“战争”主题系列诗歌国殇、诗经秦风无衣、汉乐府战城南、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

    5、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背诵出塞,试着默写,对照板书检查更正。了解“塞”的含义,简要介绍本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二、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一)品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说一说:读诗句。理解大意初识本句的写作特色:互文(互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拓展:

    6、运用了互文的古诗句2、品一品1、品味“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精妙之处。学生自读自悟,比较:一轮明月照边关。理解明月、边关作为符码,所蕴含的思乡情、征战苦。补充相关诗句。体味: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2、品味“万里长征人未还”你认为,这一句该怎样来读?(抽生读,师相机点拨)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无数生命的死去,诗人感叹生命的卑微读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痛断心肠”,失去亲人的悲痛,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奈读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

    7、、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3、诵一诵: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亲人角度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过渡:军士们在万里之外征战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之下,他们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么呢?白发苍苍的父母,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来到村口,站在一棵老树下,遥望,忍不住喊一声柔弱无助的妻子,洗完一筐又一筐的衣服,遥望着边关,忍不住别过脸去

    8、,偷偷擦拭去眼角的泪,怨一声无依无靠的孩子,看见别人的爸爸百般爱护自己的孩子,忍不住流下了泪,她在心中默默的念着3、激情引读: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4、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安史之乱时,杜甫在石壕吏中所描绘的情景,更使人同情再读。(二)品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1)学生读诗。(2)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了解“用典”及其好处;举例(3)教师引读。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教师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拓展:引读:是啊,战争是无情的,“十五从军征”战争更是残酷的,“战城南,死郭北”千百年来,多少人因为战争背井离乡,多少家庭因为

    10、战争妻离子散。王昌龄还有一组从军行,诉不尽的征战苦,流不尽的相思泪。引读从军行五首。不仅是王昌龄,同时代的许多诗人,也看到常年戍边带给人们的苦痛,引读“黄河远上白云间”;所以,当恶战在即,将士们斟满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是啊,“古来征战几人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4)整体再读全诗。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否真的有了龙城飞将,战争就会结束?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三、结课升华(1)时光流转到了今天,透过历史的天空,你能否试着谈一下对“战争”的看法?(2)教师总结,升华认识。教材解读: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七绝诗堪称唐边塞诗中“神品”,尤以出塞为冠,明李攀龙赞出塞为唐七绝压卷之作。出塞一诗主旨,历来有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说;盼望朝廷起用良将说;同情征人、百姓疾苦说。然而,当我们透过历史的天空,再次静心品读,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主旨,其背后都包蕴着作者对于所有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而这一点,正是唐诗的主旋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礼赞生命。这是博大的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人文精神,在今天,它依然彰显着非凡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出塞7 鄂教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311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