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及评析19陶罐和铁罐_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教学 实录 评析 19 陶罐 铁罐 人教版
- 资源描述:
-
1、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及评析-19陶罐和铁罐人教版2019 一、初读课文,力求充分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共同认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铁罐,一个是陶罐。“陶”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仔细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在写到“陶”时进行重点讲解与范写)。请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地、工工整整地写两遍。(学生在桌子上认认真真地书写“陶”)师:来,请你和他们打声招呼。生:陶罐和铁罐,你们好!师:又热情,又有礼貌!请你和他们打声招呼。生:陶罐和铁罐(学生读得甜甜的)。师:这招呼打的,让人听了真舒服。来,我们一齐和他们打声招呼。生:(齐)陶罐和铁罐。师:这两位新朋友,老师先向你们做个简单的介
2、绍。陶罐和铁罐都是一种用来盛东西的罐子,不同的是一个是用粘土烧制的,一个是用金属炼制的。面对这两位新朋友们,你们还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陶罐和铁罐的关系是不是非常的亲密?我想知道他们两个生活在什么地方?陶罐和铁罐会不会坏呢?生5: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师:你们想知道的,也是我想知道的,尤其是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7页,认认真真地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开始!(学生朗读,老师巡视)师:(大约8分钟,示意朗读停止)听着同学们琅琅的书声,我真是高兴,真不忍心打断。来,读完一遍的请举手。(全部)读完两遍的。(有三分之二
3、)读完三遍的。(只有几位学生)【课标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不管是教学开始时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还是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或是对具体的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前提都必须是每一位学生与文本进行实实在在的对话。据此,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安排了8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此,即使朗读困难的学生,也能读到一遍以上,充分初读文本也就落到了实处。】字词教学,追求整合师:真好!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找到答案了?(找到了)课文能顺利地读下来吗?(能)不过我现在最关心的不是问题的答案,不是课文朗读的情况。我现在最关心的是词语,因为这一课的词语比较多,
4、有的还比较难。(出示幻灯片1:词语分两组先后呈现,先呈现第一组)骄傲 奚落 恼怒 神气 感到羞耻谦虚 朴素 美观 价值 流逝 荒凉 和睦相处师:谁来读?我看到你的小手举得最好,你来!(指名读)师:他努力读准了每个字的音。谁再来?(又一学生读词语)师:你读得字字清楚,声音响亮,真好听!师:一齐来!(学生齐读)师:有时候,读词的时候还要想想这个词语大概是什么意思?这样才能读好。比如说,我们看到“恼怒”就会想到自己或别人生气时的样子,读的时候语气就比较重。师:(学生再次齐读第一组词语后,教师引读)这就是铁罐,每当我们看到了他,就会想到他的生(齐):骄傲、奚落、恼怒、神气、感到羞耻。师:(呈现第二组词
5、语并让学生齐读后,教师引读)这就是陶罐,每当我们看到他,就会想到他的 生(齐):谦虚、朴素、美观、价值、流逝、荒冻、和睦相处。【评析:将课文中描写陶罐与铁罐的词语分成两组呈现,并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分组朗读词语,这对学生快速把握陶罐与铁罐的品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学生进一步感受陶罐与铁罐的内在品质开掘了最短的“阅读路径”。】师:这里有些字比较难写,大家看看,是哪些字?生:谦。师:我也觉得这个字最难写,大家看,写“谦”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生:注意笔画;注意不要写错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师:对,写“谦”字时,左边写得(生:窄一些)右边要写得(生:宽一些)师:左边部首让一些,右边的地方宽了
6、,写出来的字就好看了,这样才显得谦虚。(老师范写)这是本课最难写的字。生:还有“和睦相处”的“睦”;“奚落”的“奚”;“感到羞耻”的“羞”。(师边讲解边一一范写)师:请同学们打开抄写本,把这几个字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各写两遍。(生认真练写)【评析:写字,教师往往会一笔带过,不予重视,这恰恰是造成学生作业(作文)中错别字增多的主要原因。在此板块中,我舍得花时间,边讲解边范写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难写的字,并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书写,把写字教学做实。】师:这些词中,有一个词是说时间像水一样流过去了,这个词是生(齐):流逝。师:谁知道“恼怒”是什么意思?生:非常生气;十分生气;气极了。师:说一个人非常生气,
7、除了“恼怒”,还可以用什么词?生:怒气冲天;怒火中烧;火山爆发。师:不叫“火山爆发”,那叫火冒生(齐):火冒三丈。生:大发雷霆。师: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描写人生气的词。(出示幻灯片2)火冒三丈 暴跳如雷 恼羞成怒大发雷霆 怒气冲天 怒发冲冠生:齐读词语(比较平淡)师:读得没有味道,“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这些词应该怎么读?师:(范读)生:齐读(学生读得很有韵味)师:以前我们说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好,叫“友好相处”。今天,这里有一个新的词也是说的这个意思,它是 生:和睦相处。师:如果同学和同学之间相处好,我们可以说同学之间和睦相处,那么邻居和邻居相处得好呢?生: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师:国家与国家呢?生
8、:国家与国家和睦相处。师: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之间相处得好呢?生: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和睦相处。师:有一个词与“讽刺”和“挖苦”的意思相近,你们能找到吗?生:奚落。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师(巡视):如果只划出一两处,说明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奚落的意思,如果能划出四处,说明你完全理解了。师:划好的同学可以把划下来的句子读一读。【评析:词义的理解各不相同,或根据词义说词语,或利用近义词理解,或结合课文语境感悟,或联想上下文体会。同时,不忘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师:现在我们再看这些词语(手指词语),谁能用上这里的一个、两个或者更多的词,说一说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两位新朋友。先说说铁罐。
9、生1:铁罐很骄傲,他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觉得跟他在一起,感到羞耻。师:他用上了三个词:骄傲、奚落、羞耻,说出了铁罐的特点。生2:铁罐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陶罐说理由,他就恼怒了,生气地说,我跟你在一起感到羞耻。师:他用上了四个词,谁再来?生3:我们今天认识了骄傲的铁罐,他常常奚落陶罐,陶罐说明理由,它却变得恼怒了,用更加轻蔑的语气去奚落陶罐,还说跟陶罐在一起感到羞耻。师:真不错。谁来说说陶罐?生1:陶罐不像铁罐那么骄傲,它很谦虚。生2:陶罐不像铁罐那么骄傲,它很谦虚。时间在流逝,皇宫倒塌,当人们挖出了陶罐,他还想着自己的朋友。生3:我们学了这篇课文,认识了谦虚的陶罐,不管铁罐如何奚落他,
10、他还是希望和铁罐和睦相处。【评析:在学习感悟词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用两组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分别说说自己对刚认识的两个朋友陶罐与铁罐的印象,这不只是阅读感受的外在表达,还是学生对词语理解感悟后的积累与运用,实现了词语理解、整体感知与概括内容的高度整合,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应。】品读课文,着力感悟师:讲得真好!同学们,这一篇童话故事,主要采用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可以说对话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每一次对话,每一个人说的话都单独成为一个自然段。这样写非常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人的对话,注意他们的不同语气。(学生自由练读)师:铁罐第一次奚落陶罐的话,谁来读?(生
11、读得比较平淡)师:谁再来读?(生读得还是比较平淡)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怎么就看出铁罐是在奚落陶罐呢?生:铁罐是“傲慢地问”。师“傲慢地问”怎样表现出来?语气要扬上去,要有挑衅的味儿。(指名读)师:有点挑衅的味道,语气扬上去了。谁再来一遍?(学生读出了挑衅的味道)师:我很赞成这样读!一起来!(齐读)师:第二次,又是怎样奚落的?(生读)哪儿看出它在奚落?生:懦弱;师:说它是生:懦弱的东西;师:还有哪个词看出他在奚落?生:神气。师:神气,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还有哪个词?生:轻蔑。师:什么意思呢?生:看不起他。师:根本就看不起他。我们怎样把这种看不起的语气读出来?谁来试试?(生读后)谁能读得更轻蔑一些,
12、更看不起一些!(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师:第三次?(指名读)师:他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怎么样?生:恼怒了。师: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铁罐的恼怒的?生: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和两个感叹号来表现铁罐的恼怒。师:这句话的提示语在中间,大家看看提示语前面只有几个字?生:两个字住嘴。师:后面还有什么号?生:感叹号。师:提示语后面的一句也是用什么号?生:感叹号。师:从这两个字,从这两个感叹号你们可以感受到什么?生:铁罐已经气到了极点!已经火冒三丈了。【评析:长期以来,“读懂课文”成了我们阅读教学的主体,学习一篇课文似乎就是为了认识一个个人,了解一件件事,获得一种种情感体验。我不否认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对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二语文必修4 课件:基础知识复习指导(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