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二(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学年 语文版 语文 必修 第四 课件 第一 单元
- 资源描述:
-
1、第1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第1课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诗海探珠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诗海探珠诗海探珠【赏析】这首诗约作于公元684年春天。首联写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堂把臂伤琴瑟,别路遥迢情缠绵。颈联写户外所见,时光无情催人离,沉静之中见真挚情愫。尾联写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此诗通篇畅达优美,平淡自然。他所追求
2、的乃是整首诗的深厚和雅致。【思考】简要分析“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一联中“吐”字的表达效果。【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三、词语辨析(1)摸索探索摸索:意为试探着寻找、寻求,意在强调寻求过程的无助性。探索:意为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意在强调寻求过程的深刻性。例:2011年9月15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指出,新医改的不断深入确实为各大医药公司积极_新业务模式提供了空间。摸索9月3日,“全球睡眠资源整合者”慕思携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_发现2011慕思欧洲睡眠文化之旅”答谢午宴。(2)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强调顿时出现开阔敞亮的境界
3、,引申为顿然晓悟。茅塞顿开: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受到启发,忽然开通,豁然领悟,也写作“顿开茅塞”。探索例:中国记者从通道走进美国航母舰长会客室,感觉_,整个房间超过20平方米,其中一个柜子里还有“华盛顿”号在全球港口停靠时获赠的礼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杭州藏友沙龙活动中,结识了当今金银币收藏界名家黄瑞勇、葛祖康等老师,与他们交流之后_。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四、词语释义繁芜丛杂:_要素:_诬蔑:_豁然开朗:_浅尝辄止:_坚韧不拔:_卓有成效:_永垂不朽:_多而杂乱,没有条理(多指文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一下子就明白过来。(知识、问题等)刚入门就不再研究。形容信念坚定,意
4、志坚强,不可动摇。效果十分显著、突出。(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五、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恩格斯(18201895),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与马克思一起撰写了_。他还研究自然科学,写有自然辩证法一书。马克思逝世后,他将主要精力用于整理出版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同时关怀和指导欧美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1895年8月5日,病逝于英国伦敦。共产党宣言2资料链接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悼词由_和_两部分组成。悼词,要切合死者的身份特点,在表达上要求把记叙、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语言应精练而富于感情
5、色彩,措词应恰如其分。标题正文六、整体预知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作者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限于“欧美”,不说“世界”?“历史科学”跟通常说的历史学是否相同?【提示】关于“欧美”,联系外部语境,重温世界近代史,可知道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仅限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亚非拉地区还处在封建统治之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关于“历史科学”,跟通常说的历史学显然不同。如历史唯物论属哲学,剩余价值论属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另一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说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历史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
6、程的科学。2“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提示】这句话具体表明了马克思的科学观,同时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对科学的作用的基本观点。他的科学观是与他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一致的。马克思认为科学的进步将改变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将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所以归根结底将导致人类历史的前进和飞跃。这在历史的发展中屡见不鲜,比如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广泛采用新技术的一场革命。先以纺织业开始,到了80年代又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产业革命得到进一步发展,遍及化学、冶金、采掘、机器制造等部门。
7、这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基于这一系列认识,马克思对科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3作者用什么修辞来说明剩余价值被发现的意义,有何作用?【提示】使用了对比修辞。“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构成强烈对比,“豁然开朗”是比喻性词语,意思是眼前突然出现光明的境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资产阶级通过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来剥削工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对此虽也作过研究,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顺应自我,永恒的,这是由于他们受时空的局限和带有阶级的偏见,他们不可能发现真理,不可能正确解
8、释这个问题,所以作者说他们“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学说彻底肯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的说法,所以作者用了“豁然开朗”这个词语。“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构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从而热烈赞颂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这两个形象可感的词语,把抽象的事理表现得可感可见。4第七段作者运用哪些词语赞颂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表现?这些词语分别写出了马克思的什么表现?【名师点拨】文章第七段作者运用的词语有“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卓有成效”等。“满腔热情”表现了马克思对革命事业的爱;“坚韧不拔”表现了马克思作为
9、一个革命家的光辉品质,不屈服、不放弃,是爱的升华和深化。这些词语由表达热情到表达行为再到表达结果,层层递进,词语顺序不可颠倒。第一国际的建立,是共产党宣言里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的伟大实践,是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进行最后斗争实现共产主义的真正起点,所以作者特别颂扬这一点。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让步性的假设复句,“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这些描写性的词句,极其生动地概括了马克思一生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贡献。如果不用这些描写性的词句,即使用再多的笔墨,也不能收到动人的效果。5这篇悼词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名师点拨】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在精辟阐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是在“论其功
10、”。第二段总说,谈损失时,是遵循由主到次的原则,中间展开论述,叙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时,是遵循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序。部分之间、每层之间充满了内在的联系:因为他是科学家,所以能发现人类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从而做一个坚定的革命家,将理论付诸实践,而这一切都缘于他怀疑一切、思考一切的思想,这是因果关系,这是内容上的统一;两个层次之间巧妙地设置了过渡语句,使文章层次清晰、过渡自然、浑然一体,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演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严谨的结构不能不说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楼主这篇演讲词属于议论文,但与一般的议论文又有所不同。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哪些独到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