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类型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2.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19258
  • 上传时间:2025-11-04
  • 格式:PPT
  • 页数:19
  • 大小:30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3 高考 语文 第一轮 复习 课件 人教版 文言文 阅读
    资源描述:

    1、第2讲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纲对于这一考点的明确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掌握起来更困难。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常要靠虚词的帮助(组合、连接、修饰、辅助等)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所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或缺的条件。正因为掌握文言虚词的难度太大,考试说明对应掌握的文言虚词数量仅规定了18个(而、何、乃、者、乎、于、若、所、为、因、之、则、与、且、也、以、焉、其);从题型来说,形式比较稳定,一般每个选项由两个句子组成,每个选项

    2、的前一句来自试题选文,后一句则来自高中课文。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内容也比较固定,只是要求比较判断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并不要求指明其意义和用法。所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还是强调句意的理解,结合句意的理解来判断句中虚词的用法与意义。此外,对教材中的文言文更应重视。浙江省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所考查的文言虚词如下:年份文言虚词2011所、因、以、于2010其、而、焉、于2009以、而、为、之高考中经常涉及的文言虚词词类包括介词、副词、代词、连词、助词等。一、介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介词是用来介绍名词、代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常见的介词有“以、为、因、

    3、于、与”等。介词的考查,多注重意义的区别。二、副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常见的副词有“乃、其、且、则”等。三、代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常见的代词有“而、何、其、若、焉、之”等。文言文中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是多样的,甚至有的还具有实词意义。关于代词的考查,在语境中辨析该词是代词还是非代词,是一个常见设题点。四、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的词。常用的连词有“且、而、以、则、与”等。五、助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助词是依附在

    4、别的词、词组或句子上,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以及表达某种语气或音节的虚词。常见的助词有“之、乎、者、也”。文言虚词的复习,首先强调重视课文,特别是高考命题取句的热点课文:初中教材有岳阳楼记、陈涉世家、醉翁亭记;高中教材有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说等。重要课文,应在课本中分门别类作出记号,再利用晨读时间,反复阅读体会,逐步掌握重点虚词的基本用法。其次,要注重积累归纳,比较异同。积累文言虚词应当是通过阅读实践,结合典型句子日积月累。如若能将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整理出来集中比较识记,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见本书附录)。此外还有一些固定结构,表示特定的意义。如“如(奈、若)何”,“虞兮,虞兮,

    5、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何其也”等。下面介绍几种推断虚词的意义、用法的方法。1词性界定法因为要求重点掌握的18个虚词中有很多“身兼虚实二类”,根据该虚词的搭配或者在句中的位置,只要能确定两个要求判断的词的词性不同,其用法也就肯定不同了。比如“以”,作介词时,往往后面跟名词或代词,合在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如“至丹以荆卿为计”“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以勇气闻于诸侯”“间以诗记所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以其无礼于晋”“树之以桑”“乃入见。

    6、问:何以哉?”等。这几句中的“以”字后面都跟名词或代词,均为介词。“以”作连词的时候,后面多跟动词或形容词。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属予作文以记之”“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等。这几句里的虚词“以”后跟动词或形容词,均为连词,表目的或原因等。2位置推断法有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夫”字,在句首用作发语词;在句中用作指示代词,或表示停顿;在句末用作语气词。例句分别为“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故为之说,

    7、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再如“其”字,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其制稍异于前”(指示代词,那)“其融于物也”(代词,它)“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其可怪也欤”(指示代词,这);在句中一般作语气副词(表肯定,猜测,祈使等),如“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示祈使,希望)。又如“也”字,在句中多表停顿,不译,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3语境推断法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紧密相关的,用法(常常表现为词性)不同,其意义必不相同。所谓“用法”,通常就是指虚词在某一语境中所处的语法地位和表达作用,用法不同,常常决定其意义不同。如“而”

    8、,在“而翁长铨”中,用在“翁”前,起限定修饰作用,作代词用,可译为“你的”;在“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中,起关联作用,根据文意推断,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在“吾恂恂而起”中,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词,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在“如是而已”中,与“已”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定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这也就是所谓“随句定义”。4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或词,可以提高答题速度,不出错误。如表示被动的“见”、“为”、“为所”、“于”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句读之不知”)、“是”(如“唯利是图”)等;又如“是以”是“以是”的倒装,译成“因为这、因此”;“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其之谓也”也是一个固定结构,根据语境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这样的特殊句式、固定结构、标志性的词语还有一些,复习中要注意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2.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925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