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课件:《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史记》)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资源描述:
-
1、导入新课 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他曾想过死,但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他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能充分体现他史家风范的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2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
2、重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学习文言常用词语,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难点:在学习传记技巧(人物刻画、艺术特色及写作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一、司马迁和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入选中学课本的作品 陈涉世家 鸿门宴 廉颇蔺相如列传 屈原列传合纵 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连横 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合纵 齐楚燕韩赵魏等国联合抗秦连横 某些国家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战国形势历史条件合纵连横战国的士战
3、国时的士,包括各种人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他们活动于各诸侯国,以游说、荐举的方式,得到各诸侯国的任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廉颇、蔺相如,都是当时的士。纵横家士合纵连横以公孙衍、张仪、苏秦、庞煖等纵横家始谋,成为两种敌对战略。六国以合纵对付西方的秦国,当时,“合纵”之策已破,秦方得势于“连衡”.时代背景: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后期,七国纷争,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为了对付南面强大的楚国,虽然对相邻的赵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文章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国内部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4、。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东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是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 利用有利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思考问题 1、全文由哪几个故事组成?2、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谁?3、他们有怎样的思想性格?第一部分(12):廉、蔺简介第二部分(321)写三个故事。1、(313)完璧归赵2、(1416)渑池之会3、(1720)负荆请罪廉蔺交欢注 音1、缪贤()2、遗赵王书()3、蔺相如()4
5、、燕王()5、夫赵强而燕弱()6、可予不()7、曲在赵()8、奉璧往使()9、大王()10、舍人()miowiynlnffupngqdish臣语曰y 召见zho 睨柱n奉盆缶fngfu 渑池min 佯为yng相如虽驽n璧有瑕xi礼节甚倨j衣褐yh肉袒负荆tnjng 奏瑟s间至赵jin 就汤镬hu欲毋行w与王诀ju度道里du列观gun广成传舍zhun sh刎颈之交wnjng出自本文的成语1、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2、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愤怒之极。3、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本文指百姓之间的交往。4、负荆请罪:负:
6、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诚恳认错,请求责罚。5、刎颈之交:刎颈:割头。交:交情,友谊。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阅读12节,思考问题 尽量用课文直译回答1.廉颇蔺相如各是什么身份?2.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开头对全文有什么作用?第一部分(12)简介身份既是对人物出身情况作必要交待。这是史传文章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对后文作了铺垫。1、介绍廉颇,突出他的武功,“以勇气闻于诸侯”。秦求赵璧,秦赵渑池会,秦国虽无礼,终不敢对赵用强,其原因之一就有忌惮廉颇之勇。同时又为廉颇居功自傲作了铺垫。2、介绍蔺相如,则显出他出身低贱,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反衬:出身低贱,但品格崇高,才能
7、出众。阅读3-5节,思考问题 尽量用课文直译回答1.秦王用什么代价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而赵国为什么却犹豫不决?3.缪贤讲述了蔺相如怎样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蔺相如怎样的性格?3.蔺相如是如何回答赵王的询问的?第3节秦以城易璧,矛盾突起;赵王君臣谋议,予,不予,两难,就显出两国的实力悬殊,秦的贪暴的面目立见.解决这样的困难并非易事,欲扬先抑.为蔺相如的出现蓄势,情节陡然紧张起来.第4节宦者令缪贤说的一件往事,借人物的话,体现了蔺相如的性格,见识卓越,胆量超人,插叙从一个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起烘托、铺垫作用.第5节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赵王召见蔺相如,表明蔺相如对秦赵形势早就成竹在胸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091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