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大附中2017级高三第三次模考语文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师大附中 2017 级高三 第三次 语文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山东师大附中2017级第三次月考答案1. D A不是周易认为,是作者认为。换主语。B因果倒置。C易传称之为阴阳。2. C 不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3. A 没有因果关系 因为蕴含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意义并非是其作为轴心期经典著作的原因。4.B A“都”扩大范围。C“主要目的”错,是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法律依据D太绝对,还需电商遵循法规5.A 太绝对。6.政府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并执行好监管职责。电商:严格自律,合法经营(或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参与竞争,履行义务)。 消费者:强化维权意识,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条2分)7.C由原
2、文及编者注可知,踏莎行是寇准赴职之际,为表达自己仕途坎坷以及对政坛、对君上难以割舍的情怀和自家的失落之情写下的诗,是以闺怨比君臣。8.从情节发展看,借宋夫人的话,使故事情节得以展开,使读者了解了寇准被贬陕州的前因后果。从人物塑造来看,侧面表现寇准忠诚、耿直、豁达、坚定的性格特点。从主题表现来看,宋夫人对丈夫的责备、抱怨,对比突出了寇准的人格操守。(每条2分)9.真实:澶渊之盟立功、三次被贬等重要事件,寇准忠君爱国的人物形象均有据可考,是真实的。虚构:夫妻对话、雨中赶路、赴陕州时写踏莎行等情节或细节是虚构的。现实意义:小说通过写寇准被贬途中的经历、对话、言行,表现人物在被猜疑、被诬陷、被贬的困境
3、中,依然坚守正道,忠君爱国,使人心生敬意,对现代人具有启迪意义。(每条2分)10. A11. B谦辞12. C 不是沿江重新开掘,而是在原水渠外另行疏浚开通新河。13. (1)又在闲暇之日招引文人,举行文会,同时命令儒生讲论经史,劝勉鼓励后辈学生。( 因暇日、汲引、兼命、后进各1分,句意1分)(2) 太宗攻打高丽,皇太子在定州监管国事(代管国事),高士廉代理太子太傅一职,并执掌朝政。(伐、监国、摄、典各1分,句意1分)14. D不是凄楚之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岂学”表示不应学、不想学乃至不学。抒写王维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15. 对友人的不舍、惜别之情。首联以“柳”字略点
4、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表现了送别的情谊。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颈联“忘身”“报国”及尾联的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叹。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尾联寄寓了诗人不愿做皓首穷经的书生,而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志。(6分,每条2分)16.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辍) 17. A(妥善:妥当完善。妥当:稳妥适当。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虚实结合课件36张.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