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度重庆市七校高2006级暑期诊断语文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5 2006 学年度 重庆市 七校高 暑期 诊断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 20052006学年度重庆市七校高2006级暑期诊断语文试题 第卷(选择题 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校官 校正 校规校纪 犯而不校 B抹墙 抹黑 抹不下脸 抹杀功劳C兴奋 兴建 兴旺发达 兴师动众D拓片 拓本 开拓疆土 拓展事业2选出下面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死有余辜锲而不舍闲情逸志沐猴而冠B享誉中外鞭辟入理一筹莫展殒身不恤C头晕目眩历经苍桑罄竹难书声名鹊起D出神入化矫揉造作仓皇失措锱铢必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针对巴以双方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对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
2、区的和平进程。这样做 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听到工厂改制的广播后,工人们 不一,有的欢喜,有的惊愕A督促 固然 反映 B敦促 固然 反应C督促 当然 反应 D敦促 当然 反映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不能用句后括号中的熟语替换的一项是情况十分紧急,险情就是命令,李刚当机立断,顾不上向上级汇报,就跳进了汹涌的江水里。(不管三七二十一)B两个单位有点矛盾,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总这么针锋相对的,对哪方都没有好处。(针尖对麦芒)办事情要有个轻重缓急,有的事虽然是好事,但是时机不对,只凭一厢情愿,即使办成了,也会招来不少意见。(剃头挑子一头热)D张主任本以为问题不大
3、,调解一下就可以解决了,谁知道他们两个各执一词,怎么也谈不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女娲伏羲是这样,山海经和其他典籍中的好些神人(如“共工”、“共工之臣”等等)也这样。B罗杰斯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某种设备环境里所经历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学习?教师怎样组织教学?以及如何评量等。C以往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一条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将这一条改作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范围更广、难度更大。D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
4、,“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喜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6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激励工厂刚开发的优质产品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经过全体职工热烈的讨论,最后决定一次性奖励100万。B台湾当局如果误判形势,一意孤行,继续推行“渐进式的台独”分裂步骤,只会加剧两 (共七页 第1页)岸关系紧张,必将自食恶果。C部分市县政协委员认真座谈了李瑞环同志的讲话,认为这个讲话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D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法国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71
5、0题 大气里飘散着黑烟,江河里漂浮着秽物,是很直观的环境污染,但人们很少能注意到自己脚下的土地也正遭受着严重的污染。有的专家说,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土壤的物理特性决定土壤极易被污染,而土壤污染是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一般不易为人们所觉察。跟大气和水体比较起来,土壤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要大很多,但土壤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清除。 美国在上个世纪曾经启动一项超级基金计划,投入多亿美元净化地下水。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发现,经过交货处理的地下水,水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原因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净化后的地下水再次受到污染。由此,土壤污染被当作一个重要的环保课题提了出来。 许多数据表明,即使
6、被公认为环境质量优良的城市公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土壤污染,而在广袤的农村,土壤污染的影响更是早已有所显露。在我国湖南、广西、贵州的某些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并导致较大范围的健康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土壤污染的范围和程度还无法准确回答,也无法告诉公众土壤对污染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何时会达到极限,以及应在什么时候采取相应措施。 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只能阻止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国际上处理土壤浸染,以往用化学溶剂淋洗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不仅耗资巨大,还有许多其他弊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是植物修复技术,即选取超富集植物(这类植物对土壤中的污
7、染物具有很高的富集效率),栽种到受污染的土地上,利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中的污染发报吸上来,然后收获植物的地上部分,将其焚烧或冶炼,进行二次利用。这类技术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既保护土壤又美化环境。美国已经出现一批研究并推广植物修复技术的公司,有的公司股票已经上市。我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环境修复室”,研究这类技术也已有七年之久,还建立了植物修复基地,目前开发的植物修复成套技术,有的已达到国际水平。第一段“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一句强调的意思是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渐进的。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很难治理。土壤污染对生命的危害最直接。 土壤污染的治理目前还没有可行办法。对第二段
8、文意的分析概括,恰当的一项是在各类污染中,土壤污染最应受到重视。治理土壤污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中要重视土壤污染问题。美国治理土壤污染的计划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根据第三段内容,推断合理的一项是湖南、广西、贵州的土壤污染问题最严重。湖南等省对土壤污染已开始了全面调查。一般来说,城市土壤污染的程度比农村轻。我国对土壤污染危机的应对能力相对滞后。 (共七页 第2页)10下列理解,与第四段内容相符的一项是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根本无济于事。用化学溶剂淋洗来治理土壤污染的办法已被淘汰。富集植物能够保护土壤,是因为它有发达的根系。我国的植物修复技术实现产业化,已经为期不远
9、。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盖宽饶字次公。初拜为司马,未出殿门,断其禅衣,令短离地,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上临飨罢卫卒,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繇差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平恩侯许伯入第,丞相、御史、将军、中二千石皆贺,宽饶不行。许伯请之,乃往,从西阶上,东乡特坐。许伯自酌曰:“盖君后至。”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魏侯笑曰:“
10、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宦官,宽饶乃奏封事。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书中二千石。时,执金吾议,以为宽饶指意欲求禅,大逆不道。谏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忧国,上书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节选自汉书卷七七)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岁尽交代 交代:工作交接 B躬案行士卒庐室 行:巡察C擢为司隶校
11、尉 擢:提拔 D坐者皆属目卑下之 卑下:鄙视,看不起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以报宽饶厚德焉用亡郑以陪邻D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C宽饶乃奏封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1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宽饶“直道而行”的一组是 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 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平恩侯许伯入第宽饶不行 上以宽饶怨谤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 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盖宽饶作军官时,关心士卒,因而倍受爱戴。为报答他的厚德,军士们自愿要求多服役一年。B平恩侯
12、许伯搬入新居时,盖宽饶因未受到邀请而没去道贺。后来专门请他去,他也不愿多喝酒。C谏官郑昌十分钦佩盖宽饶,替他向皇上进谏。说自己有幸跟在宽饶大夫的后面,深知他身为谏官,有话不敢不说。 (共七页 第3页)D皇帝认为盖宽饶怨谤朝廷,尽管有郑昌极力为他辩解,但最终还是被定了死罪。第卷(非选择题,共108分)四(18分)15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哀溺 柳宗元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13、“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3分)译文:_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2分)译文:_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3分)译文:_ 。1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2分) 答: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4分) 答: 。17根据要求填补相关名句。(任选两句填写)4分 描写陷入绝境,却
14、突然出现生机的宋诗是“ ,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明必须勤奋操劳,不能贪图安逸的句子是“ , 。”郑燮赞扬竹子立根于青山碎石之中不畏风寒,历经磨难,傲然挺立,坚韧不拔的句子是“ ,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苏轼赤壁赋)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秋天秋天 张晓风()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共七页 第4页)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
15、叶。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里,那簌簌的落叶,像载着梦的船,航行在一粒粒幽幽的祝福里。 ()又记得小阳台上黄昏,视线的尽处是一列古老的城墙。在秋天的暮色里,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阵笛音的凄清。我喜欢这种凄清的美,莫名所以地喜欢。()小舅舅曾带着我一直走到城墙的旁边,那些斑驳的石头,蔓生的乱草,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长大了读辛稼轩的词,对于那种沉郁悲凉的意境总觉得那样熟悉,其实我何尝熟悉什么词呢?我所熟悉的只是
16、古老南京城的秋色罢了。 ()后来,到了柳州,一城都是山,都是树。走在街上,两旁总夹着橘柚的芬芳。学校前面就是一座山,我总觉得那就是地理课本上的十万大山,构成了柳州高大雄伟的美丽。()秋天的时候,山容澄清而微黄,蓝天显得更高了。 ()“媛媛,”我怀着十分的敬畏问我的同伴。“你说教我们美术的龚老师能不能画下这个山?” ()“能,他能。” ()“当然能,当然,”她热切在喊着,“可惜他最近打篮球把手摔坏了,要不然,全柳州、全世界他都能画呢。” ()沉默了好一会。 ()“是真的吗?” ()“真的,当然真的。” ()我望着她,然后又望着那座山,那神圣深沉的美丽秋山。 ()“不,不可能。”我忽然肯定地说,“
17、他不能画,一定不能。” ()那天的辩论会后来怎样结束,我已不记得了。而那个叫媛媛的女孩和我已经阔别了十几年。如果我能重见到,我仍会那样坚持的。 ()没有人能画那样的山,没有人能。 ()媛媛,你呢?你现在承认了吗?前年我碰到一个叫媛媛的女孩子,就急急地问她,她却笑着说已经记不得住过柳州没有了。那么,她不会是你了。没有人能忘记柳州的,没有人能忘记那暮色中微带金色的山峦,那夺人心魄的苍郁。()又有谁能替你回答呢?佛说:“心里有了,手里就有。”心手真的能如一吗? ()而日子被西风吹尽,那一串金属性、有着欢乐叮当声的日子。终于,人长大了,会念秋声赋了,也会骑在自行车上,想象着陆放翁“饱将两耳听秋风”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