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8

类型专题20:七年级上册诗歌整理【课件讲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38627
  • 上传时间:2025-11-07
  • 格式:PPTX
  • 页数:38
  • 大小:883.1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课件讲练 专题 20 年级 上册 诗歌 整理 课件 备战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通关 宝典
    资源描述:

    1、专题20:七年级上册诗歌整理考点概述课本知识整理真题讲解模拟练兵01020304考点透视诗歌鉴赏中考主要考点(一)主题、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二)表达技巧的鉴赏 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三)品味诗歌语言、名句赏析(写作技巧、表达效果)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四)结构形式的鉴赏考纲解读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策略:从语言入手,通过言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特点,理解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4、古代诗歌的分类:思乡诗、送别诗、山水田园

    2、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咏怀诗、闺怨(宫怨)诗5、诗歌鉴赏表达公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重难点突破考点一:分析内容分析诗歌内容就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基本内容。诗歌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景物;诗歌叙事的内容;诗人的形象;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诗歌写了什么内容”“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形象”“为什么,原因是”等。内容理解:分点回答、语言简洁、提炼概括。形象分析:总体特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特征。重难点突破考点二:品析语言品析诗歌语言,主

    3、要考查诗人对字词的锤炼、赏析诗词曲中的名句、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等。常见的题干表述形式为:某字妙在何处(有何表达效果)?品析某句在表达上的妙处。分析诗歌的风格特色等。重难点突破炼字:字原意是,在句中的意思是,运用这一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富有表现力。赏句:运用了手法(修辞、写作技巧等),写出了(通过联系和想象说明名句字面意思及画面美),表达了(深层含义、作者情感或哲理),具有的表达效果。理解风格:这首诗的风格是(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

    4、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重难点突破考点三:领悟情感领悟情感,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含的情感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答题模式:通过(诗词内容),描绘了景物,展现了景象,抒发了的感情。重难点突破考点四:描述画面“诗是流动的画,画是静止的诗”,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解答画面描述题,要注意以下四步:

    5、第一步,在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所要描绘画面范围的意象第二步,根据意象特征,为意象添加恰当的修饰语,并连词成句。第三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描绘画面(注意要忠于原诗内容)。第四步,必要时还要揭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境与情合”。一、观沧海一、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课本知识整理二、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

    6、远大抱负。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此句是写观沧海时所见的全景。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这两句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课本知识整理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壮观。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课本知识整理三、默写考点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

    7、)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课本知识整理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原文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诗作中诗人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与

    8、同情,并给予友人关切与安慰。课本知识整理2.品析“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这句是景物描写,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点明时令。景物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既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事,又融情于景,表现出诗人对好友的关切和同情。3.请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紧承上文,集中抒发了诗人对好友被贬的同情和挂念。诗人发挥想象,把明月想象成寄托“愁心”的载体,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明月成为自己的化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起到边远荒凉的地方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真挚而强烈的感情。课本知识整理三、默写考点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

    9、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诗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课本知识整理课本知识整理三、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本诗写舟行江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描写长江雄奇壮阔的风景,抒发了旅途之中的思乡之情。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炼字讲究,意境开阔。“平”“阔”“正”“悬”四个字用的极好

    10、,“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春潮涌涨,江水浩渺,风帆鼓吹,船上人的视野也因此开阔,诗的意境也由此显得恢弘壮大。3.请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的时候,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逝去,江面上已经显露出春意。这两句中,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真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旧事物终将被新事物取代。这两句诗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课本知识整理默写考点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

    11、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三、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首小令寓情于景,通过描绘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现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课本知识整理2.这首小令前三句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前三句共写了藤、树、鸦、小桥、流水、人家、道、风、马这九种景物,景物名称之前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它们带上了鲜

    12、明的个性。一系列名词组合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些景物,极力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之人的惆怅之情和内心的悲戚之感。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在写景时运用白描的手法,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将九个意象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全篇作者不着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显露无疑。课本知识整理默写考点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3.马致远在天

    13、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这首小令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课本知识整理课本知识整理(五)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有何作用?将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借月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

    14、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的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课本知识整理3、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4、写作手法: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5、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课本知识整理(六)江南逢李龟年唐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

    15、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答:两句运用了以乐境写哀境的写法,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课本知识整理2.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前两句讲述青年时恰逢盛世,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生活情景;后两句讲述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的作者对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

    16、的无限感慨和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课本知识整理(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 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这首诗写了 重阳节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九日_、登高、饮酒、菊_等词语可以看出。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答: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

    17、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课本知识整理(八)夜上受降城闻笛唐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所表现的景象。低头看回乐峰前,那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一般,白茫茫一片;抬头看,受降城外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令人顿觉冷嗖 嗖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课本知识整理(九)秋词(其一)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

    18、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答:“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答: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课本知识整理(十)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秋”有何表达作用?答:点明季节,渲染寂寥、凄冷的氛围。2、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19、时?两句诗中,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答:未来与妻子重逢,在西窗下秉烛夜谈,诉说巴山夜雨时彼此互相思念的情景。3、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是怎样理解它们不同的内涵的?答:第一个是实写,第二个是虚写,是想象和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写信时巴山夜雨的情景。课本知识整理(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赏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风吹

    20、雨”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抒发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课本知识整理(十二)潼关清 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用语言文字描绘“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的画面。从古至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西风吹散、吹远。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答:对偶,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嫌受约束;潼关以西,山山相连,峰峦起伏,不知什么叫平坦。写河、

    21、山雄伟的气势,寄托了作者远大的抱负。3、谭嗣同潼关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王朝更替兴亡的感慨,对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同情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真题讲解(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真题讲解答案1示例: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2示例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用想象写出了

    22、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示例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真题讲解(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诗】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 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注】明卿:作者的好友。楚:楚地。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3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4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真题

    23、讲解答案3该句中的“迷”字用的好。“迷”意为辨认不清。“迷”写出了地方的遥远,远到都看不清楚了。所以这里表现出对于朋友的同情,要被贬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4修辞:运用了拟人修辞。甲诗把月亮当作人去写;乙诗把白云当作人去写。情感:甲诗将月亮当作人,月亮送朋友离开,其实是表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之情;乙诗把白云当作人,写白云送朋友,同样表达了对于朋友的不舍。模拟练兵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点题。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

    24、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这两句诗暗含了诗人旅途奔波之意。B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C尾联抒发作者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D题目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宿的意思,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模拟练兵答案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尾联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并没有体现“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这一情感。故选C。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从修辞运用来看,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从而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20:七年级上册诗歌整理【课件讲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862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