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二语文教案:2.6《琵琶行(并序)》8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行(并序)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琵琶行(并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3,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德育目标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凶残,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时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
2、的感情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诵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反复诵读,正音释意后了解故事概况2鉴赏诗歌的结构和主旨。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记住了不少人,也遗忘了不少人。当我们提到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唐朝时可能想到的首先是那时的才子佳人。那么有这样一位才子,在他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李忱写了这样一首诗悼念他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请问:你们知道他写的是谁吗?对这就是白居易。为什么?因为,他有两篇传世名作一首叫作长恨歌,一首叫作琵琶行。今天我们就来翻开这一篇文学奇
3、葩,让我们循声而去!二,解题1,白居易简介2,白居易诗歌理论(1)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指导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思想(2)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3)他继承了诗经的比兴美刺的传统诗论,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同上)强调诗歌批评社会政治的功能。3,作品类别讽谕卖炭翁闲适人生何所欲, 所欲唯两端.中人爱富贵, 高士慕神仙.(归田三首)感伤长恨歌、琵琶行杂律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4,行,歌行体一种,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可多次换韵。三,整体感知1,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我
4、找一个同学概述一下这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2,请同学们找一找,你认为文中画龙点睛之笔是那一句?也就是说是那一句将这两个人联系到了一起?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四,重点、难点解决过程。1,齐读课文2,大家一齐来看小序。思考:诗前小序和诗歌有关系没有?有关系的话,我请一个同学来说说有什么样的联系?明确: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3,仔细阅读课
5、文,然后概括一下,全诗一共描写了几幅画面,依次概括出来。明确:第一幅写江头夜送客;第二幅是夜听琵琶曲;第三幅自诉身世苦;第四幅自叹谪居苦;第五幅重闻琵琶声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4,研习第一段。 (1)文章第一段给了我们什么信息呢? 明确:时间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的夜晚。 地点浔阳江头。 背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补充:这里介绍“主人下马客在船”为双关) (2)这一段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明确:“瑟瑟秋风”寂寥、惆怅。 “惨将别”悲伤 将主人和客人的失意、伤别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压抑、郁闷之感。为下文的突现转机做了准备。五,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本诗的第一段,直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