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金溪县 第二 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24 月亮 足迹 导学案无 答案 新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24 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学习重难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知识链接】纪实报道是新闻体裁中通讯的一种,多用于社会热点新闻的叙述报道,也是文学纪实性记叙文的一咱,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学法指津】月亮上的足迹的设置目的
2、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叙述的是20世界最伟大的科学探险登月。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因此,学习这课,不仅要了解登月的知识,还要精心搭设“桥梁”把这一课过渡到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切实开展关于月亮的科学与人文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一、课前准备1、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阅读相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关于月亮的作
3、品。二、投影交流查阅到的资料:如星空奇观 月球之谜 中国航天 登月图集三、导语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静谧的月光,时圆时方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杨柳岸,晓风残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美好,现在我们就与航天英雄一起,到月亮上走一走,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四、畅读诗歌,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铁锹( ) 揪心( ) 瞅见( ) 小心翼翼( ) 希冀( ) 老骥伏枥( ) 船舱( ) 悲怆( ) 冻疮( )2.解释下列词语树起了
4、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里程碑:_。(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畅谈:_。虽然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可望而不可即:_。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课文中详细记叙了宇航员登月过程。默读全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过程。4、请写出文章的主旨【合作探究】1.标题“月亮上的足迹”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2.朗读课文的第11、12语段,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3.“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展示提升】1、文中第4段中除了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外,还运用了哪
5、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文中运用了许多数字,起什么作用?【拓展创新】如果你是宇航员,你到月球上要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自测提升】一、积累运用(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A海域(y) 昂首挺立(n) 唱谈(chn) 里程碑(bi)B溅落(jin) 遥遥相望(yo) 一叶扁舟(pin) 领土(ln)C椭圆(tu) 可望不可既(j) 铁锹(qi) 铤而走险(tn)D太空(kn) 引吭高歌(hn) 狭窄(zi) 船舱(cn)2.下面几句话是比喻句的有( )(2分)在茫茫太空,月球是地球的近邻。“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258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