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利川市 文斗 乡长 初级中学 2022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 资源描述:
-
1、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炮烙po埋怨mi渣滓zi 不落窠臼kB涎皮xin吮吸shn 驯熟xn战战兢兢jngC瞥见pi胡诌zu 蛮横hng冠冕堂皇gunD晌午shng气喘chui 憎恶zng 戮力同心l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 越俎代庖 磨厉 残羹冷灸B烟蔼 虚与委蛇 围剿 针贬时弊C踌蹰 白驹过隙 睥睨 沸反盈天D安份 薪火相传 自诩 礼上往来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浪漫主义
2、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个官员的死等。B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鸿门宴就选自该书的项羽本纪。C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我们学过的孔乙己、故乡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D贾谊,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所著政论以过秦论、论积贮疏最有名,其文气势磅礴,颇有文采,感染力很强。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年来,有关春节文艺晚会的质量每况愈下的议论不绝于耳。有人认为,春晚的文艺水平下降了,也有人认为,春晚太贵族化了。B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两个人相濡以沫,互相安慰,总算是熬过了那一段
3、艰难岁月。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D这部影片以做戏为出发点,以猎奇为目的,除了满足一些人的偷窥癖外,意义并不大,就算是猎奇、做戏,影片也只是拾人牙慧。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能让不同的设备在10米左右的距离之内,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B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C通过太空通讯卫星和直播线路,人们将可以看到北京奥运会上精彩纷呈的体育比赛和观众的热烈喝彩声。D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
4、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周洪宇教授认为,除这些之外,还“要切实把学前教育当作公共性、公益性的事业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中来,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高度重视的局面。”B古人在清明到郊外踏青的同时,往往还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例如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喜爱。C 我看到一条广告语:“水,生命之源”,忙去问爸爸这是什么意思?D 在宋代逐渐发展并流行开来的“说话”这种民间技艺主要有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必须删去的一项是( )A夜郎古国,不管它是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物国家也好,或者是一个原始部落的
5、联盟也好,至少在战国至西汉河平年间,实实在在存续了250多年。B据记载,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时的一次沙尘暴中,狂风将美国平原的泥土大量向东吹去,有难以估计的牲畜被尘埃窒息而死。C儒学的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严。由是孔子不但反对野蛮的人殉制度,甚至也反对用人形的陶俑殉葬,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D水北遗址位于陕西省彬县炭店乡水北村5组南约50米的泾河北岸,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此次选择A、B、C、D四区进行了局部发掘。二、说明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大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是世界性的难题,但从来没有一个城市仅通过修建更多的道路就能解决道路拥挤和污染问
6、题。世界上一些城市修建了大量的道路,而一些城市道路很少,但道路拥挤和污染程度差别并不是很大。道路越多只是鼓励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车,进而占用了更多的道路空间最近对伦敦道路拥挤问题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伦敦即使把整个中心区拆掉修建道路,仍然存在交通拥挤问题。 对解决道路拥挤问题,经济学家总有一个理论上的回答道路定价。根据人们用哪一条道路,在一天中或一年中什么时候用这些道路,以及他们使用这些道路时污染的程度,对使用道路的人收费。要把价格确定在保证最适当的使用量的水平上。 在新加坡决定试着这样做之前,还没有哪一个城市敢用道路定价法。许多想法通常在理论上看来很好,但实践中总有一些隐藏的、未预见到的缺点。而新
7、加坡现在已经有了10多年的经验,这个制度还在运行,没有什么未预见到的问题。新加坡是地球上惟一一个没有道路拥挤、没有汽车污染的城市。 在新加坡城市中心区周围有一系列收费站。要开车进入城区,每辆车必须根据行驶的道路、开车的时段以及当天的污染程度交费。价格的上升和下降让道路的使用量达到最佳水平。 此外,新加坡计算了城市中心区以外没有污染时可容纳的最大汽车量,据此,每月拍卖适量的新车牌照。不同类型的牌照允许不同程度的使用。允许在任何时候使用的牌照比只允许周末拥挤不太严重的时间使用的牌照贵得多。价格取决于供求。由于有了这种制度,新加坡不用把资源浪费在无助于遏制道路拥挤和污染问题的基础设施之上。从这种制度
8、中得到的钱用于降低其他税收。 既然这样的话,伦敦为什么在最近的汽车拥挤和污染问题报告中否定了道路定价的提议呢?他们担心,这种制度会被认为来自政府的繁琐干预太多,而且,公众也不能接受这种让富人开车比穷人多的制度。这两种看法忽略了一个事实:我们已经有收费道路,现在的新技术使避免这两个问题成为可能。在用条形码和结算卡时,一个城市可以在全城不同地点安装读码机,当任何一辆车开过每一个点时就根据天气、一天中的时间和地点从驾驶员的结算卡账户扣除一定数额的钱。在车内,驾驶员有一个仪表,这个仪表可以告诉他被扣除了多少费以及他的结算卡账户上还剩多少钱 如果一个人是平等主义者,认为开车的特权应该是平等分配的(即不根
9、据收入),那么,每年给每辆车一笔结算卡金额,那些愿意少开车的人可以把他们没用完的金额卖给那些想多开车的人。这种制度不是给城市带来额外的税收收入,而是给那些愿意住在工作地附近的人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者一种收入补贴。由于穷人开车比富人少,这种制度结果是一种把富人收入给予穷人的平等化再分配。8下列对实行“道路定价”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学家对解决道路拥挤问题的理论回答。 B限制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车占用更多的道路空间。 C不需要修建更多道路就能解决道路拥挤和汽车污染问题。 D可以把富人的收入给予穷人的一种平等化再分配。9下列不属于新加坡的“道路定价制度”的内容的一项是( ) A根据车辆行
10、驶的时段收费;时段不同,价格不同。 B根据道路使用时污染程度,决定收费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C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牌照,决定车辆不同程度的使用。 D把道路定价制度的收益用于遏制道路拥挤和污染的基础设施上。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路定价目前还未推广,主要不是技术的原因,而是认识方面的原因。 B道路定价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市能够良性循环。 C道路定价收费给各个城市带来的收入将降低其他税收,使百姓获益。D道路定价的实施将促使富人多开车,穷人少开车,从而大大缩小贫富差距。三、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王羲之传
11、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 岂页 ,岂页 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噉,岂页 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希阝 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12、。(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选自晋书王羲之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 创:提出。B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赡:充足,丰厚。C导令就东厢房遍观子弟 就:赴,到。D意甚悦,固求市之 固:本来。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明表明王羲之“富有才学”和“率真洒脱”的一组是( )A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B论者称其笔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信_北师大版.ppt
